2015年石河子大学095111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考研大纲(官方)
查字典查字典考研网快讯,据石河子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5年石河子大学095111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考研大纲已发布,详情如下:
342农业综合知识四
第一部分 考试说明
一、考查目标
《农业知识综合四》侧重于农村发展与管理综合知识考查,考试内容主要涵盖发展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管理学等课程,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能够运用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农村与区域发展和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领域的考生。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发展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管理学》各50分。
四、参考书
1、《发展经济学》,毕世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7月第1版
2、《农业经济学》,李秉龙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3、《管理学原理》,杨文士、张雁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五版)
第二部分 考试要点
《发展经济学》部分:
1、发展经济学导论
发展经济学的广义论与狭义论;发展中国家及其特征;发展经济学的研究任务与特点;发展经济学的理论起源,发展经济学在西方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发展经济学的演进;新型发展经济学的建立;发展经济学的性质与研究方法。
2、发展的目标与度量
工业化的含义和基本特征,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标体系,物质生活质量指数,人类发展指数;基尼系数、洛伦兹曲线,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关系,“配第-克拉克定律”,霍夫曼定理。
3、经济增长与发展相关理论
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索洛增长模型,剑桥增长模型,,新增长理论,经济增长阶段理论,二元经济理论,莱宾斯坦“最小临界努力”理论,纳尔逊“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罗森斯坦-罗丹大推进理论,纳克斯“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平衡增长理论与不平衡增长理论,缪尔达尔“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理论”,偑鲁“发展极理论”,普雷维什“中心——外围理论”,后发优势理论,库兹涅茨倒U型理论,增长与分配理论。
4、市场、政府与制度
市场失灵与政策失灵,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政府职能,寻租的实质及其治理,提升政府能力的战略与途径。制度构成与制度功能,交易费用理论与产权理论,制度的需求与供给分析,制度变迁的原因与类型,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制度问题,发展中国家(含中国)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5、经济发展的限制因素与动力因素
经济发展的限制因素及动力因素;人力资本作用与形成途径,教育投资的成本-收益分析法,人口红利说,教育深化,知识失业,人口政策,人力资本形成的战略选择;资本形成的来源及影响因素,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资源诅咒与环境退化问题,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可持续发展观与科学发展观;技术进步类型,技术扩散的溢出效应,技术转移的方式与作用,发展中国家的技术选择。
6、对外贸易与外资利用
贸易与发展的关系,贸易条件理论,进口替代与出口替代战略,外向型发展战略;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的条件,利用外资的经验教训;经济全球化及其特征,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对策。
7、 城市化与城乡人口流动
改造传统农业的理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表现形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方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效应;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城市化的动因与机制,人口流动模型:刘易斯模型,拉尼斯——费模型,乔根森模型,托达罗模型;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实践与问题;中国城市化问题,新农村建设、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战略。
8、发展中国家(含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问题与政策(参见有关报刊杂志文章)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经验与教训;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与教训;中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未来中国发展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与政策。
《农业经济学》部分
第一章 绪论
复习重点:掌握农业的概念及其根本特性,明确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一般地位和在不同发展阶段中的地位,了解传统的对农业作用的认识和现代的对农业多功能性。明确西方农业经济学科的产生,发展以及现代农业经济学科的分化与发展,进一步明确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主要内容。
第二章 农产品供给与需求
复习重点:掌握农产品供给与需求的概念,了解影响农产品供给和需求的因素,掌握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类型。了解农产品价格、农产品供给、农产品需求的循环变动以及由此产生的平衡变动理论——蛛网理论。掌握蛛网理论的三种模式。
第三章 农产品市场体系
复习重点:掌握市场的含义与基本功能,市场体系及其构成,了解市场体系及其构成,农产品集贸市场的发展状况,熟悉农产品零售市场的含义及职能了解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含义,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的现状,类型,功能,运行模式,掌握期货交易的内涵与运行特征及其功能。
第四章 农产品国际贸易
复习重点: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WTO有关农产品贸易的基本规则;了解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演变与特点,明确加入WTO后我国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承诺。
第五章 土地与水资源
复习重点:掌握土地的概念与分类,特性,作用,了解土地集约经营的概念、类型及重要作用,提高我国土地集约经营水平的途径。明确衡量土地集约经营水平及其经济效果的指标,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熟悉土地制度与土地产权的含义及特点。了解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六章 农业劳动力资源
复习重点:了解农业劳动力的概念和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我国农业劳动力的供求特点;掌握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一般规律,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模式;掌握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及配套措施。了解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因素,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途径。
第七章 农业技术进步
复习重点:了解农业技术进步的特点、内容与重要作用,业技术进步的动力机制。
第八章 农业资金
复习重点:明确农业资金的概念与特殊性,农业财政资金的内涵即投入的理论依据与原则。
第九章 农业家庭经营
复习重点:农业家庭经营的含义与历史演变农业家庭经营存在的原因,了解农业家庭经营的兼业化 家庭承包经营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十章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复习重点:掌握合作经济思想的产生与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含义、产生的原因、运行的基本原则与特征;了解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类型及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新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生。
第十一章 农业产业化经营
复习重点:掌握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特征与成因,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相关理论;明确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农业产业化的作用与绩效。
第十二章 农业宏观调控
复习重点:农业宏观调控的含义与理论依据,农业宏观调控目标的确定,熟悉农业宏观调控的主要领域。
第十三章 农业产业结构
复习重点:掌握农业产业结构的概念、特点与重要意义 农业产业结构形成的条件,明确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第十四章 农业现代化
复习重点:掌握农业现代化的内涵、特征与主要内容,熟悉农业现代化的条件与发展战略。
第十五章 农业可持续发展
复习重点:了解现代农业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基本特征及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区别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农业。
《管理学》部分
第一章管理概论
1、一般了解:管理的类别;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特点。
2、识记:管理。
3、理解:管理的性质与职能。
4、简单应用:管理的作用。
第二章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识记:传统管理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科学原理理论及其创始人;行为科学概
现代管理理论及其代表人物;中国管理思想的基本特征与内容。
2、理解:传统管理思想、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现代管理理论;中国管理思想的基本特征与内容。
3、简单应用:传统管理阶段的主要管理思想;科学管理阶段、行为科学管理阶段、现代管理科学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理论;中国近代管理思想和管理经验。
4、综合应用: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人际关系学说与霍桑实验;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各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及运用。
第三章 管理原则
1、识记:整分合原则的含义、要点及主要观点;相对封闭原则的含义、管理系统的封闭、管理封闭的主要方法;管理能级原则的含义、能级划分、管理能级优化;动力原则的含义、管理动力的划分;管理弹性原则的含义;管理反馈原则的含义、反馈机制。
2、理解:整分合原则的主要观点;管理系统的封闭;管理动力的科学运用;管理弹性的影响因素;管理反馈机制的构建。
3、简单应用:管理系统的封闭;管理能级优化;管理反馈机制的构建。
4、综合应用:管理原则在管理中的应用。
第四章系统原理
l.识记:管理系统、系统管理、系统原理的基本思想、系统原理的基本观点。
2、理解:系统;系统与管理系统的特征;系统管理的基本思想;系统原理的基本观点。
3、简单应用:管理系统与环境的关系;系统分析方法的程序。
4、综合应用:系统原理在管理中的应用。
第五章结构原理
1、识记:管理权力结构、管理智力结构。
2、理解:管理结构与管理功效之间的关系、管理结构优化
3、简单应用:优化管理权力结构、管理智力结构的合理化
4、综合应用:企业管理结构的优化对管理活动的影响。
第六章人本原理
1、识记:人本原理的基本思想
2、理解:人本原理的基本思想 、主要观点
3、简单应用:在教学活动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4、综合应用:企业管理活动中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第七章计划职能
1、识记:计划;计划工作的基本原理
2、理解:计划工作的基本原理;计划的编制
3、简单应用:学生活动计划的编制。
4、综合运用:企业营销计划的编制。
第八章组织职能
1、识记:管理组织、管理幅度、管理组织原则的含义。
2、理解:分工协作原则、权责对等原则、管理层次原则、管理幅度原则、统一指挥原则、统分结合原则;领导艺术
3、综合应用:企业组织结构与组织活动的关系。
第九章领导职能
1、识记:领导、领导素质、领导艺术、领导权力。
2、理解:领导行为四分图模式;管理方格理论;领导系统模式;领导权变理论。
3、综合应用:企业管理活动与企业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企业发展与企业管理者。
第十章激励职能
1、识记:激励。
2、了解:激励的基本模式;激励理论的发展及分类;挫折理论;综合激励模式
3、理解:人性假设、成就激励理论;期望理论;强化理论;激励过程模式。
4、简单应用:ERG理论;公平理论:归因理论。
第十一章控制职能
l、识记:控制及控制的目的,
2、了解:控制的必要性;控制的基本过程;管理控制。
3、理解:现场控制、反馈控制与事前控制,间接控制与直接控制:控制工作的原理。
4、综合应用:企业管理活动的控制。
第十二章管理的基本方法
1、识记:管理方法;行政管理方法;经济管理方法;法律方法。
2、了解:各种管理方法的作用。
3、理解:行政管理方法、经济管理方法及法律方法的特点、内容及局限性。
4、综合应用:各种管理方法的综合运用。
834作物栽培学
一、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作物栽培学概论及主要作物(小麦、棉花、玉米、水稻等)栽培的生物学基础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
2、了解外国作物栽培学的基本文献,认真阅读和理解国外作物栽培学著作。
3、能够解决主要作物生产中的一般栽培技术问题,具备一定的生产实践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概论 约60分
各论 约3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简答题: 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分析论述题:5小题,每小题 16分,共80分
三、考查范围
一、作物栽培学概论
(一)作物分类
1、按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分类
2、按感温特性分类
3、按光周期特性分类
4、按二氧化碳同化途径分类
(二)作物生长发育、器官建成的一般规律以及产量形成规律
1、作物生长的一般进程
2、源库流理论
(三)作物增产的光能潜力
1、作物光能利用率
2、作物光能利用率低的原因
3、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
二、小麦
(一)小麦栽培的生物学基础和器官建成的一般规律
1、小麦的阶段发育理论
2、种子萌发及其内外条件
3、根、叶、茎、分蘖、穗等发育规律
(二)小麦生产的土、肥、水条件
1、小麦根、叶、茎、分蘖、穗等发育的影响因素
2、提高小麦产量及发育的主要栽培措施
(三)冬、春小麦高产栽培的关键问题
1、小麦产量形成的特点
2、冬、春麦的栽培原理
3、冬、春麦的栽培技术要点
三、水稻
(一)水稻生长发育和器官建成的一般规律
1、水稻的阶段发育理论
2、种子萌发及其内外条件
3、根、叶、茎、分蘖、穗等发育规律
(二)种植水稻的土、肥、水条件
1、水稻根、叶、茎、分蘖、穗等发育的影响因素
2、提高水稻产量及发育的主要栽培措施
(三)直播水稻的栽培技术及其田间管理
1、水稻产量形成的特点
2、水稻的栽培原理
3、水稻的栽培技术要点
四、玉米
(一)玉米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1、玉米的阶段发育理论
2、种子萌发及其内外条件
(三)玉米器官建成的一般规律
1、根、叶、茎、分蘖、穗等发育规律
2、玉米根、叶、茎、分蘖、穗等发育的影响因素
(三)玉米栽培技术要点
1、玉米产量构成因素
2、提高玉米产量及发育的主要栽培措施
五、棉花
(一)棉花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1、棉花的阶段发育理论
2、种子萌发及其内外条件
(二)棉花生长发育及其器官建成的一般规律
1、根、叶、茎、蕾、铃等发育规律
2、棉花根、叶、茎、蕾、铃等发育的影响因素
3、花、铃、纤维发育特点与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关系
(三)棉花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1、棉花产量构成因素
2、提高棉花产量及发育的主要栽培措施
六、甜菜
(一)甜菜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1、块根、叶片、叶柄等发育规律
2、块根、叶片、叶柄发育的影响因素
(二)甜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1、甜菜产量构成因素
2、提高甜菜产量及发育的主要栽培措施
七、油料作物
(一)油菜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1、根、叶、茎、花、角果等发育规律
2、根、叶、茎、花、角果等发育的影响因素
(二)油菜的栽培技术
1、油菜产量构成因素
2、提高油菜产量及发育的主要栽培措施
主要参考书
曹卫星主编:《作物栽培学总论》,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王荣栋、尹经章主编:《作物栽培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王树安主编:《作物栽培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版
作物栽培学
一、 复试科目
作物栽培学。
二、 考查目标
作物栽培学是农学专业的重要必修课程,报考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必须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为测试考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本课程以大学本科同等学历农学专业的业务要求,对考生进行作物栽培学理论基础知识的测试。考生应掌握作物栽培学概论及主要作物(小麦、棉花、玉米、水稻等)栽培的生物学基础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作物栽培学课程属综合性很强的应用科学,要求考生能解决主要作物生产中的一般栽培技术问题,具备一定的生产实践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 考试内容
(一)作物栽培学概论
要求考生较好理解作物栽培学的学科性质、研究任务和方法,了解作物分类及其栽培的历史、起源,掌握作物生长发育、器官建成的一般规律以及产量形成规律,了解作物增产的光能潜力。
(二)小麦
了解小麦生产的概况,掌握小麦栽培的生物学基础和器官建成的一般规律、小麦生产的土、肥、水条件,掌握冬、春小麦的栽培技术及其高产栽培的关键问题。
(三)水稻
一般了解水稻生产概况,了解水稻品种的多种类型及光温反应特性,理解水稻生长发育和器官建成的一般规律、种植水稻的土、肥、水条件,掌握直播水稻的栽培技术及其田间管理,了解育秧移栽技术和杂交稻的栽培优势等。
(四)玉米
了解玉米生产概况及高产栽培新技术,掌握玉米栽培的生物学基础及器官建成的一般规律、高产玉米的光合生产潜力,掌握玉米栽培技术和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要点,了解复播、套种玉米的栽培技术和特用玉米栽培技术要点等。
(五)棉花
了解全国棉花生产形势及棉花高产栽培型技术、新疆棉花生产的资源优势,掌握棉花栽培的生物学基础、棉花生长发育及其器官建成的一般规律,重点掌握棉花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及其高产、优质、高效的栽培技术体系,了解长绒棉生产的栽培技术。
(六)甜菜
一般了解甜菜的生产意义,理解甜菜栽培的生物学基础、甜菜两年生作物生长发育的特点,掌握甜菜原料根栽培技术及其收藏,了解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和母根采种株栽培技术等。
(七)油料作物
一般了解油料作物的生产意义,重点掌握油菜、向日葵栽培的生物学基础和它们的栽培技术。
(八)其他作物
一般了解大豆、薯类(马铃薯、甘薯)和杂粮(高粱等)等作物生长发育特点和栽培技术要点。
四、 试卷结构
试题形式包括专业名词解释、填充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各项分值分别为:专业名词解释15%,填充题20%,简答题30%,论述题占35%。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客观题主要考核基础理论知识(总分的75%);主观题指测试考生应用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总分的25%)。
五、 考试方式及时间
考试方式为笔试,时间为2小时,满分100分。
六、 主要参考书目
1. 作物栽培学总论,曹卫星主编,科学出版社
2. 作物栽培学,王荣栋、尹经章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 作物栽培学,王树安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作物育种学
一、考查目标
考生应全面系统理解选育农作物优良品种的基本原理,掌握作物育种的主要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了解作物育种的最新方法、技术和成就,初步具备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解决育种实践问题的能力。
二、卷面结构
1、题型结构:名词解释(25%);简答题(30%);问答题:(45%)
2、内容组成: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等方面的内容占80%;应用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和综合知识等方面的内容占20%。
3、参考书目:《作物育种学总论》,张天真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版
三、考试方式与考试时间
1、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四、考试内容
绪论:
进化的概念、类别比较;作物育种学的性质、任务及主要内容;作物品种的概念及品种的三个基本要素;优良品种在作物生产中的作用。
第一章 作物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
主要农作物的繁殖方式及授粉类型;自交及异交的遗传效应;作物品种的类型及其育种特点。
第二章 种质资源
种质资源的含义;作物起源中心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各中心代表性起源作物;种质资源的类别、特点及利用价值;搜集和保存种质资源的方法。
第三章 育种目标
育种目标的概念;制定作物育种目标的原则;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及实现主要目标的育种策略。
第四章 引种与选择育种
引种驯化的概念;引种的基本原理;作物的阶段发育特性、温度、光照、纬度、海拔与引种的关系;生态条件的概念,作物生态型的种类,作物生态型与引种的关系;引种的基本步骤;几种主要作物的引种规律。
选择育种的概念、基本原理;自然变异的原因;选择、鉴定的方法;选择育种的特点、方法与程序。
第五章 杂交育种
杂交育种的概念与意义,组合育种与超亲育种的含义;杂交亲本选配的原则;杂交的各种方式、应用条件、组配原则、遗传组成;系谱法处理杂种后代各代的遗传特点、工作重点、选择的依据和选择效果,时间和方法,收获的方法和编号的方法;混合法的工作要点、理论依据和要求;杂交育种的程序和加速育种进程的方法。
第六章 回交育种
回交、轮回亲本、非轮回亲本的概念;回交亲本的选择;质量性状(单显性和单隐性基因)基因的回交转育方法;回交育种的优点及其局限性。
第七章 诱变育种
诱变育种的概念和特点;内照射、外照射、致死剂量、临界剂量的含义;常用物理诱变剂及、化学诱变剂及其处理方法;诱变育种程序。
第八章 远缘杂交育种
远缘杂交的概念及特点;远缘杂交不亲和、杂种夭亡和不育、杂种后代分离无规律等的原因及其克服方法;
第九章 倍性育种
倍性育种的概念。多倍体和单倍体的种类、产生途径、鉴定的方法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单倍体、多倍体育种的主要步骤。
第十章 杂种优势利用
杂种优势的概念与度量;杂种优势表现的特点;自交系、一环系、二环系的概念, 自交系的基本要求及选育方法;配合力的概念及测定时间、测验种的选择及测定的方法;杂交种的类别及特点;杂交种的选育程序;利用作物杂种优势的主要方法(人工去雄、化学杀雄、自交不亲和性、标志性状及雄性不育性)。
第十一章 抗病虫育种
抗病虫育种的特点;多系品种、近等基因系的概念;作物抗病虫性类别与机制;作物抗病虫性的鉴定方法和抗病虫品种选育方法;保持品种抗性持久的措施。
第十二章 细胞工程与作物育种
植物细胞工程、细胞全能性概念;培养基及其组成;体细胞克隆变异的遗传基础及突变体的筛选;影响花药培养的因素,利用单倍体细胞培养进行植物育种的方法。
第十三章 转基因技术与作物育种
转基因育种的特点及基本程序;目的基因获得的主要方法;转基因方法的确定和外源基因转化的主要途径。
植物营养学
(一)考查目标
1. 系统掌握植物营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 掌握肥料的科学施用与管理、肥料混配技术与注意事项,新型肥料的开发与利用。
3. 能够将植物营养原理与肥料的合理施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查内容
1. 绪论
肥料的概念,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植物营养学的发展概况,植物营养学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植物营养学的范畴及研究方法。植物必需营养元素,大量营养元素与微量营养元素,有益元素
2. 养分的吸收
植物根系吸收养分的机理与影响因素,植物根外营养的概念、特性及影响因素;植物营养的阶段性
3. 养分的运输和分配
植物养分的运输与分配、养分的循环与再利用
4. 营养元素的营养功能
植物各种必需营养元素的含量与分布、营养功能、吸收利用,准确识别必需营养元素亏缺和过量的症状。有益元素的含量与分布、营养功能、吸收利用
5. 土壤养分生物有效性
土壤养分生物有效性、养分的强度因素、容量因素及缓冲容量的含义,掌握土壤养分迁移方式及其对供应养分的贡献。物根系生长特性与养分有效性之间的关系,掌握根际概念及其特性,根系分泌物的概念及其对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影响,根际微生物及其对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影响;理解逆境土壤对养分有效性和植物生长的影响,掌握植物对逆境土壤的适应机理。
6. 有机肥料
有机肥料的种类、特性、在土壤中的转化及其对植物生长、产量、品质与环境的影响,掌握其合理施用技术,并能综合所学知识进一步探讨合理施肥技术。.有机肥料及农业废弃物的意义及作用;有机肥腐熟的意义,腐熟的关键阶段物理化学执行,有机肥腐熟的三类指标,以及有机肥料及农业废弃物的种类和农业化学特性以作到合理的积制和利用
7. 化学肥料
氮、磷、钾及微肥的种类、特性、在土壤中的转化及其对植物生长、产量、品质与环境的影响,综合所学知识熟练掌握氮、磷、钾及微肥合理施用技术。
8. 复合肥料
复合肥料和混合肥料的概念、特性及其合理施用技术,掌握复合肥料和混合肥料的发展动向。
9. 施肥与作物品质和环境
植物生长发育与矿质养分供应状况之间的关系,理解植物库-源关系转化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理解并掌握矿质营养对植物库-源及其相互关系的影响及其与植物产品品质的关系。
(三)主要参考书
陆景陵,主编. 植物营养学(上下册),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
(四)考试时间:3小时,满分100分
植 物 学
一、考查目标
植物学包括植物的细胞与组织、植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发育、植物的繁殖以及植物分类与系统发育四大部分。要求考生能熟练掌握有关基本概念,掌握植物形态解剖特征,系统掌握植物分类与系统发育知识,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一)植物的细胞与组织
1.植物细胞的发现、基本形状、结构与功能;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
2.植物细胞分裂的方式;植物细胞的生长与分化。
3.植物的组织类型及其作用;植物的组织系统。
(二)植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发育
1.种子的结构与类型;种子萌发的条件、过程与幼苗的形成过程。
2.根与根系类型;根的初生生长与初生结构;根的次生生长与次生结构。
3.茎的形态特征和功能;芽的概念与类型;茎的生长习性与分枝类型;茎的初生结构与次生结构。
4.叶的形态、结构、功能与生态类型;叶的发育、脱落及其原因。
5.营养器官间的相互联系。
6.营养器官的变态。
(三)植物的繁殖
1.植物繁殖的类型。
2.花的组成与演化;无限花序与有限花序。
3.花的形成和发育。
4.花药的发育和花粉粒的形成。
5.胚珠的发育和胚囊的形成。
6.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风媒花和虫媒花。
7.被子植物的双受精及其生物学意义;无融合生殖和多胚现象。
8.胚与胚乳的发育;果实的形成与类型。
9.植物的生活史与世代交替。
(四)植物分类与系统发育
1.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与命名。
2.植物界所包括的主要门类及主要演化趋势。
3.藻类植物的分类和生活史。
4.苔藓植物的形态特征、分类和演化。
5.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分类和演化。
6.裸子植物的一般特征;松柏纲植物的生活史。
7.被子植物的一般特征和分类原则。
8.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常见重要科属植物的分类特征。
9.植物物种和物种的形成。
10.植物的起源与演化;维管植物营养体的演化趋势;有性生殖的进化趋势;植物对陆地生活的适应;生活史类型及其演化;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
11.被子植物的起源与系统演化。
(三)考试时间:3小时,满分100分
【2015年石河子大学095111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考研大纲(官方)】相关文章:
- 2020-02-07【考研大纲】2020年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012语言与传播学院
- 2020-02-07【考研大纲】2020年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013法学院
- 2020-02-07【考研大纲】2020年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011建筑与艺术学院
- 2020-02-07【考研大纲】2020年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010软件学院
- 2020-02-07【考研大纲】2020年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008理学院
- 2020-02-07【考研大纲】2020年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009马克思主义学院
网友关注
- 【考研大纲】过来人浅谈北交大考研初试战略部署
- 【考研大纲】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隧道考研复试经验
- 【考研大纲】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通信与信息系统考研经验
- 【考研大纲】北京交通大学物流学硕2011年考研初复试经验
- 【考研大纲】北京交通大学机械电子学院车辆考研复试经验
- 【考研大纲】北京交通大学电信交通信息及控制考研经验
- 【考研大纲】分享: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考研经验谈
- 【考研大纲】分享:北京交通大学经管物流考研经验谈
精品推荐
- 2021考研管综逻辑300道推理题及答案(21)
- 2020考研管理类联考综合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试题及答案(网友版)
- 2020考研管综逻辑演绎推理类型试题及答案解析(查字典考研网版)
- 2020考研管综逻辑分析推理类型试题及答案解析(查字典考研网版)
- 2020考研管综初等数学算术部分试题解析及往年对比
- 2020考研管综初数条件充分性判断部分试题答案及解析(查字典考研网版)
- 2020考研管理类联考初数问题求解部分试题答案及解析(查字典考研网版)
- 2020考研管综初等数学数据分析部分试题解析及往年对比
- 2020考研管综初等数学平面图形部分试题解析及往年对比
- 2020考研管综初等数学空间几何体部分试题解析及往年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