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1305设计学考研大纲
查字典查字典考研网快讯,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院消息,2014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设计学考研大纲已发布,详情如下:
《工艺美术史》考试大纲
一、试题类型及比例:(满分150分)
1、名词解释:40分
2、简答题:50分
3、论述题;60分
二、考试主要内容:
1、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包括石器工艺、陶器工艺、牙雕工艺、漆器工艺、编织与纺织工艺、铜器工艺等。
2、夏商的工艺美术,包括青铜工艺、陶器工艺、雕刻工艺等。
3、西周的工艺美术,包括青铜工艺、陶瓷工艺、漆器工艺、染织工艺、玉雕工艺等。
4、春秋战国的工艺美术,包括青铜工艺、陶瓷工艺、漆器工、染织工艺等。
5、秦汉的工艺美,包括青铜工艺、陶瓷工艺、漆器工艺、染织工艺、玉石工艺等。
6、魏晋南北朝的工艺美术,包括陶瓷工艺、金属工艺、染织工艺、漆器工艺等。
7、隋唐的工艺美术,包括陶瓷工艺、染织工艺、金属工艺、漆器工艺、家具工艺等。
8、五代宋辽金的工艺美术,包括陶瓷工艺、染织工艺、玉器工艺、金属工艺、漆器工艺6家具工艺等。
9、元代的工艺美术,包括陶瓷工艺、染织工艺、金属工艺、玉器工艺、漆器工艺等。
10、明代的工艺美术,包括陶瓷工艺、染织工艺、漆器工艺、金属工艺、雕刻工艺、家具工艺等。
11、清代的工艺美术,包括陶瓷工艺、染织工艺、漆器工艺、玉器工艺、竹木牙雕工艺、金属工艺、文房四宝、家具工艺等。
三、考试要求:
1、理解并掌握每个朝代每种工艺的产生背景、发展过程、影响因素、主要成就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理解并掌握每种工艺的功能及种类以及其在工艺美术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3、掌握每种工艺的造型特征、装饰特征及装饰技法。
4、掌握每种工艺的制作材料及制作流程。
5、掌握每种工艺的代表性作品的名称、材质、造型、工艺等特征。
6、了解每种工艺在现代的发展和应用情况,并能理解工艺美术与现代首饰设计艺术之间的关系。
《首饰艺术设计快题》考试大纲
一、试题类型
设计创作类(实践)
二、考试形式
命题创作
三、考试内容
主要考核学生首饰设计创作与表现能力。
考试内容包括首饰基本概念、首饰设计理念、首饰设计语言、首饰设计方法与首饰效果图表现技巧等。
四、考试要求:
1、设计创意:重点考查学生的创作思想与设计技巧。
2、首饰形式:重点考查学生的考试作品是否符合首饰的设计要求,包括造型、材质、工艺、佩戴方式等方面的专业设计要求。
3、表现技巧:重点考查学生首饰设计表达能力,包括色彩立体效果图与首饰设计制图两部分内容。
五、评分细则:
试卷分值共150分,分四个考查点分别打分,再计算总分。
1、设计创意:占30%,45分。
2、首饰形式:占30%,45分。
3、表现技巧:占30%,45分。
4、卷面情况:占10%,15分。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设计史论》考试大纲(包括西方设计史、中国工艺美术史两部分)
一、试卷结构
(一)内容比例
西方设计史约110分
中国工艺美术史约40分
全卷150分
(二)题型比例
选择题、填空题约30%
简答题和论述题约70%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西方设计史
考试内容
1.工业革命以后各种设计运动的产生、发展和意义。
2.各艺术设计运动之间的相互关联与影响。
3.具有时代意义的设计大师及其代表作品或理论。
4.世界各设计强国现代设计的发展。
5.中国设计的发展。
考试要求
1.能够通过自己的理解,掌握设计发展的脉络。
2.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理解事件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3.能够清晰、准备的表达自己对事件、作品、观点的认识与理解。
4.能够熟练地绘制出世界著名设计作品,并能对其进行清晰有条理的表述。
中国工艺美术史
考试内容
1.中国工艺美术的造型与装饰原则。
2.发展过程中技术的突破性。
3.工艺美术作品的认识功能与审美意义。
4.工艺美术作品的文明价值。
考试要求
1.能够通过自己的理解,贯穿出中国工艺美术发展的脉络。
2.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掌握时代发展的必然性。
3.能够清晰、准备的表达自己对中国工艺美术代表作品的认识与理解。
4.能够熟练地绘制出世界著名设计作品,并能对其进行清晰有条理的表述。
三、参考书目
1.《工业设计史---新世纪全国高等院校工业设计专业"十二五"重点规划教材》,王晨升,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工业设计史(修订版)》,何人可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3.《中国工艺美术史》,姜松荣主编,湖南美术出版社。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设计基础》考试大纲
一、试卷结构
(一)内容比例
产品设计创意与表达约100分
人机工程学约50分
全卷150分
(二)题型比例
名词解释约20%
简答题和论述题约50%
设计手绘题约30%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产品设计
考试内容
1.产品设计的要素;
2.产品功能定位与实现;
3.产品设计中的语意传达;
4.产品形态设计理论;
5.设计方案;
6.设计说明与设计表达。
考试要求
1.能够通过自己的理解,掌握产品设计发展的脉络;
2.熟悉产品开发的定位与产品设计的类型;
3.能够清晰地理解产品设计与企业、科技、文化之间的关系;
4.熟悉产品设计的一般流程与方法,了解产品设计创新和产品开发中的管理;
5.理解与工业设计相关的基础造型及形态设计理论及设计理念;
6.构思新颖,造型生动,能综合考虑几何要素、结构、空间、材料、工艺、色彩、肌理等要素间的关系,完成多个设计方案的构思草图;
7.能依据设计方案的构思,运用一定的专业表现技法,按设计题目要求,完成设计表达的整体效果(表现形式与表现工具不限);
8.能依据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要求,联系东西方传统和现代设计思想对设计方案进行简要说明。
参考书目
1.《产品设计》(国家精品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刘永翔,机械工业出版社;
2.《造型设计基础》,邱松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3.《产品形态创意与表达》,刘国余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4.《产品设计》(普通高等教育工业设计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邬琦姝,水利水电出版社。
人机工程学
考试内容
1.人机工程学概论(概念、由来、发展及其应用);
2.人体测量与数据应用;基本定义,测量方法,产品设计中人体数据应用;
3.人体感知与运动输出:感觉和知觉的特征;觉机能及其特征,视觉机能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原则;听觉机能及其特征,听觉机能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动特征及其在空间作业中的应用;
4.控制装置设计;手动和脚动控制器的特点及设计原则;
5.显示装置设计;
6.作业空间设计;
7.人机界面设计,人机系统设计。
考试要求
1.能够掌握人机工程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概念;
2.能够分析和设计具体的设计项目;
3.能够对优秀的设计作品,作出人机工程学方面的评价并对其进行清晰有条理的表述。
参考书目
1.《人机工程学(第三版)》工业设计系列规划教材,丁玉兰,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人机工程学》,吕杰锋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3.《人机工程学(第二版)》,赖维铁编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艺术学概论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考试要求
《艺术学概论》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设计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入学初试的考试科目。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3小时,卷面成绩150分。
《艺术学概论》的考试题型主要有正误判断、多项选择、名词解释、问答题、论述题,作品分析等,各年试卷题型有所不同。试题力求理论联系实际,体现时代特征,要求学生能够全面、正确和熟练地理解和掌握艺术学基础理论,重点考察学生正确运用艺术学基础理论分析艺术现象和提高艺术创作水平的能力。
第二部分考试内容
一、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重要概念: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再现说)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
需要思考:
1、回答艺术史上对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
2、为什么说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是解决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3、艺术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怎样理解艺术以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它和宗教掌握世界的异同。
4、结合自身的艺术实践经验来理解和认识艺术的基本特征。
二、艺术的起源
重要概念: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生产劳动说多元决定论
需要思考:
1、如何理解艺术起源与人类实践活动的密切关系?
2、你是怎样认识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的?
3、如何理解艺术产生于非艺术,实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艺术起源于人类社会实践的
历史发展之中?
三、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重要概念:审美认知审美教育审美娱乐艺术教育美育
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
需要思考:
1、如何理解艺术具有多种多样的社会功能?
2、为什么说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3、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是什么?
4、为什么讲艺术的各种社会功能必须建立在审美价值的基础之上?
5、简要概括德国18世纪著名美学家席勒的美育理论。
6、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四、文化系统中的艺术
重要概念:文化哲学宗教道德科学
需要思考:
1、艺术与文化的关系是什么?如何理解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2、如何理解艺术与哲学、宗教、道德、科学等彼此间的相互关联作用。
3、如何理解文化大系统与子系统的关系?
4、艺术在文化大系统中的地位是什么?
五、实用艺术
重要概念:实用艺术建筑艺术空间形体比例均衡节奏色彩
装饰园林艺术世界三大园林体系工艺美术现代设计
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设计
需要思考:
1、艺术分类是最基本的6种方法分别是什么?
2、说出实用艺术的主要种类。
3、请简要阐释实用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
4、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理解建筑艺术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特征。
5、为什么说在欣赏园林艺术时,不但要欣赏园林的自然美与建筑美,更应欣赏蕴藏其中的文化美。
6、如何认识工艺美术品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造型艺术
重要概念:造型艺术绘画艺术中国画散点透视法神形兼备工笔画写意画
雕塑艺术六朝三杰元四家马一角与夏半边南北宗清代四王画派
扬州八怪明四家文艺复兴三杰《雅典学院》扬.凡艾克兄弟
巴洛克与洛可可《夜巡》《日出.印象》《思想者》梵高米勒毕加索
卢浮宫三宝摄影艺术书法艺术
需要思考:
1、造型艺术与实用艺术的联系和区别。
2、简要阐释造型艺术的主要种类。
3、如何理解造型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
4、从哪几方面说中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具特色?
5、指出标志中外雕塑艺术的辉煌成就的几个高峰时期。
6、摄影艺术的美学特征与表现手法是什么?
7、摄影艺术的样式和体裁。
8、摄影艺术的风格和流派。
9、书法艺术的基本技法和表现形式是什么?
七、表情艺术
重要概念:表情艺术音乐艺术民歌唱法、美声唱法通俗唱法声乐器乐旋律节奏和声交响乐舞蹈艺术抒情性表现性表演性形象性节奏性韵律美
需要思考:
1、表情艺术怎样分类?主要种类有哪些?
2、如何理解表情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
3、如何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理解音乐舞蹈的抒情性与表现性,从而加深对表情艺术的理解和认识。
4、怎样欣赏交响乐?
八、综合艺术
重要概念:戏剧艺术悲剧喜剧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中国戏曲唐传奇元杂剧生、旦、净、丑《长生殿》《桃花扇》《窦娥冤》《西厢记》《牡丹亭》《雷雨》傩戏秧歌剧八个样板戏卡塔西斯(净化)俄底浦斯《神曲》《十日谈》
三一律电影艺术第七艺术卢米埃尔兄弟蒙太奇
电视艺术独特性情节性主人公文学性表演性
需要思考:
1、怎样认识综合艺术包括话剧、戏曲、电影、电视艺术等主要种类的特点。
2、如何理解综合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
3、说明古希腊悲剧和喜剧产生于古希腊酒神祭奠仪式和丰收仪式,以及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和代表作。
4、中国戏曲独具的审美特征是什么?
5、为什么说世界电影艺术发展史上三次重大变革均与现代科技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6、简要说明电视艺术的分类。
7、通过西方话剧与中国戏曲的比较,阐释它们作为综合艺术的共性,各自具有的审美特性。
九、语言艺术
重要概念:诗歌抒情诗叙事诗格律诗自由诗散文抒情散文
叙事散文议论散文小说人物情节《离骚》《诗经》《木兰诗》
《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草叶集》
需要思考:
1、语言艺术的主要体裁是什么?
2、怎样理解语言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
3、说出诗歌的分类方法。
4、散文的重要特征主要是什么?
5、说出小说的分类方法。
6、小说的"三要素"的内涵是什么?
十、艺术创作
重要概念:
艺术创作主体艺术创作过程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灵感思维艺术风格艺术流派艺术思潮
需要思考:
1、艺术家作为艺术创作的主体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2、如何理解艺术创作的过程的几个阶段?
3、解释艺术创作心理。
4、简要阐释艺术风格、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
5、如何理解形象思维的三个特点。
6、什么叫无意识?
7、艺术风格多样性的原因是什么?
8、艺术流派形成的三种类型是什么?
9、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的比较。
十一、艺术作品
重要名词:
艺术语言艺术形象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文学形象综合形象艺术意蕴典型意境题材主题素材召唤性特征
需要思考:
1、理解题材和主题的关系;题材和素材的关系。
2、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3、艺术作品的格调与品位。
4、艺术作品的商品属性。
5、从哪几方面说艺术作品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
6、从中外优秀艺术作品的赏析来理解典型与意境。
7、如何理解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8、解析艺术意境与艺术典型之间的不同与联系。
9、试通过唐代三位著名诗人的比较,了解儒、道、禅三家美学对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影响。
十二、艺术鉴赏
重要概念:艺术鉴赏注意感知联想想象理解审美直觉审美体验审美升华
保守性和变异性多样性与一致性垂直接受与水平接受陌生化
需要思考:
1、艺术鉴赏的意义与作用是什么?
2、什么是接受美学?
3、如何培养和提高艺术鉴赏力?
4、阐释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
5、阐释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
6、艺术批评的作用和特征。
第三部分参考书目
1、《艺术学概论》彭吉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08出版)
2、《艺术概论》王宏建,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10出版)
中外设计史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中外设计史》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设计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入学初试的考试科目,旨在全面考察考生对于中外设计历史的概况、发展历程及一般规律的掌握程度,考察考生是否具备中外设计史的基础知识与研究潜质。
二、考试基本要求
1.具有全面系统的中外设计史的相关知识,能够准确把握和理解中外设计史上的主要流派和设计理念,中外设计历史发展规律、特征及基本内容;
2.能综合、灵活地运用中外设计史的知识认识和分析当代审美文化现象,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跨学科研究能力。
三、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3小时,卷面成绩150分。采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专业知识与综合能力测试相结合的方法。考试题型主要有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等。
四、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以中外设计史的大学本科教材基本内容为主,包括:中外设计史的发展脉络、各个时期重要设计流派、重要人物、重要作品及其历史价值和意义等。其中,外国设计史部分占70%左右,中国设计史部分占30%左右。
第一部分:外国设计史
重点考察世界现代设计史
1艺术设计的萌芽
2手工艺时代-工业革命前的设计艺术
(1)两河流域的设计;(2)地中海周围的设计;(3)古埃及的设计;(4)希腊和罗马设计;(5)教堂建筑;(6)伊斯兰教的艺术设计;(7)文艺复兴时期的设计;(8)巴洛克风格和罗可可风格。
重点掌握:希腊和罗马设计;中世纪教堂建筑;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巴洛克风格和罗可可风格。
3现代设计的萌芽
(1)现代设计产生的前提和社会历史条件;(2)工业革命初期设计发展的新动向;(3)现代设计意识的萌芽--英国"工艺美术"运动。
重点掌握: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威廉·莫里斯及其追随者。
4"新艺术运动"
(1)新艺术运动的源流及主要表现;(2)"新艺术"运动的范围;
(3)新艺术运动在欧洲各国的表现;(4)新艺术运动在美国;(5)安东尼.高蒂的贡献。
重点掌握:新艺术运动在欧洲各国的表现;高蒂的作品及贡献。
5"装饰艺术"运动
(1)装饰艺术运动的历史渊源与风格特征;(2)装饰艺术在法国的表现;(3)装饰艺术运动在美国的表现;(4)装饰艺术运动在英国的表现。
重点掌握:装饰艺术运动的历史渊源与风格特征;装饰艺术与现代主义运动的联系与区别。
6现代主义设计
(1)现代主义设计的定义、形式及特征;(2)德国工业同盟和现代设计运动的发生;(3)荷兰风格派运动;(4)俄国构成主义设计运动;(5)现代主义设计在欧美其它国家的表现。
重点掌握:现代主义设计的形式与特征及影响;德国工业同盟;荷兰风格派运动;俄国构成主义;密斯.凡德洛和弗兰克.赖特等大师的设计作品及影响。
7包豪斯
(1)包豪斯的历史;(2)包豪斯的设计艺术教学体系;(3)包豪斯的贡献。
重点掌握:包豪斯的教学体系;设计成就;历史作用及影响。
8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设计
(1)德国30-50年代的工业设计;(2)美国的工业设计;(3)意大利现代设计艺术的发展;(4)战后日本工业设计的起步;(5)战后英国现代设计的发展;(6)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现代设计的发展。
重点掌握:美国设计;斯堪的纳维亚国家设计;意大利现代设计;雷蒙.罗维等大师的设计作品及影响。
9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设计
(1)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审美观念的变化;(2)领先世界的意大利设计;(3)后来居上的日本设计;(4)反思和发展中的美国设计;(5)英国的"波普"设计;(6)欧洲其他国家设计的发展;(7)古巴的招贴设计。
重点掌握: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审美观念的变化;领先世界的意大利设计;后来居上的日本设计;反思和发展中的美国设计;波普设计。
10后现代主义时期
(1)后现代时期的设计和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特征及理论探索;(2)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3)现代主义以后的其它主要新设计风格
重点掌握:后现代主义设计特征;后现代主义建筑;曼菲斯设计运动。
第二部分中国设计史
本部分要求掌握各个时期的代表设计作品(包括陶瓷设计、青铜器设计、家倶设计、平面设计、建筑设计、园林设计、服饰设计、工具设计等),并能结合当时的政治、文化、艺术等因素分析其设计特点和艺术特色(尽量做到纵向、横向地概括比较),为现代设计的继承和创新提供借鉴。
1原始社会的设计
石器、陶器、玉器、建筑等
重点掌握原始陶器图形文字的演变
2夏、商、西周时期的设计
青铜艺术、陶器和原始瓷器思想
重点掌握青铜器设计及其图形文字设计等
3春秋战国时期的设计
重点掌握先秦时期的设计思想及青铜器设计等
4秦汉时期的设计
陵墓、器物、服饰等
重点掌握青铜器、建筑设计、陶器设计、汉代漆器、文字设计等
5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设计
玄学、少数民族文化、外来文化对设计艺术的影响
重点掌握陶瓷、家具、服饰、平面设计等
6隋唐时期的设计
重点掌握陶瓷、建筑、服饰、家具等设计,以及外来文化对设计艺术的影响
7五代宋元时期的设计
重点掌握瓷器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服饰设计、平面设计等、商业美术、汉族和少数民族设计的特点
7明清时期的设计
瓷器、建筑、家具、服饰、商业美术等;宫廷设计和民间设计的特点
重点掌握园林设计、陶瓷艺术设计、家具设计、平面设计等
8中国近现代设计
五、参考书目
1.王受之著《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
2.高丰著《中国设计史》,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
3.赵农著《中国艺术设计史》,陕西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中外音乐史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考试要求
《中外音乐史》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设计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入学初试的考试科目。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3小时,卷面成绩150分。
考试内容包括中国音乐史和西方音乐史两个部分,各占50%。试卷题型一般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作曲家与作品分析等。要求考生全面掌握中西方音乐史的发展脉络,深刻认识中西方音乐所体现的文化特征,熟悉具有重要历史影响的音乐流派、音乐事件、音乐艺术家、音乐思想、音乐表现技法和音乐作品等,能够以史为鉴地提高音乐认知、音乐创作和音乐表现能力。
第二部分考试内容
中国音乐史部分
古代部分
一、远古、夏、商时期
1.了解旧、新石器时代社会、文化的人类学和考古学一般知识
2.了解古代音乐文献所记载的原始音乐活动、远古时期的音乐传说及其与中国音乐起源、氏族社会音乐文化、原始音乐形态和审美等问题的关系。
3.能从图像学的角度分析部分岩画所反映出的远古时期乐舞表现形式和音乐审美文化功能。
4.了解关于这一时期的出土和传世乐器,以及如何依据这些乐器的材质、结构性能来比较和判断这一时期的音乐形态及观念。
5.掌握金属乐器的出现及其意义。
二、西周、东周(春秋、战国)时期
1.掌握西周礼乐制度中音乐使用形式的具体规定,以及礼乐制度建立的背景和意义。
2.掌握儒家音乐思想、墨家音乐思想、道家音乐思想。
3.了解这一时期的乐律理论(十二律、旋宫、三分损益法、隔八相生法)。
4.了解曾侯乙编钟的音乐特点,以及此套编钟出土的重要意义。
5.掌握《诗经》和《楚辞》的音乐(结构)特点。
6.了解周代的"采风制度"。
7.了解有关这一时期的乐器、音乐文献及史料。
三、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1.了解汉代"乐府"的主要职能,以及李延年的音乐贡献。
2.掌握汉代"俗乐"的主要内容(提示:鼓吹乐、相和歌、百戏)以及表现形式的多样化(提示:徒歌与但歌、相和歌与相和大曲)。
3.了解清商乐的兴起与发展。
4.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文化交流与融合(提示;羌笛、胡笳、箜篌、筚篥、曲项琵琶、五弦琵琶)。
5.掌握稽康、阮籍的音乐思想。
6.了解京房、何承天、荀勖在乐律学方面的探索及成就。
7.掌握这一时期的古琴音乐状况(提示:琴曲《广陵散》、《碣石调幽兰》、琴歌《胡笳十八拍》、琴谱)。
8.了解文人音乐家的出现及发明。
四、隋唐时期
1.掌握隋唐时期的宫廷燕乐。
2.了解唐代主要音乐机构的音乐职能。
3.了解"八十四调"理论的由来,以及"八十四调"与"燕乐二十八调"(或"俗乐二十八调")间的关系(提示:"为调式"、"之调式"、"四宫七调弝、"七调四宫")。
4.掌握唐代的"大曲"与"法曲"的各自特点。
5.了解唐代民间俗乐的主要形式(提示:"曲子"、"变文")。
6.了解唐代的乐器及器乐(包括乐谱、记谱法、乐器、器乐家等)。
7.了解唐代的音乐文化交流。
8.掌握这一时期的有关音乐文献。
五、宋、辽、金、元时期
1.了解宋代的市民音乐。
2.了解宋、元时期的说唱音乐(提示:鼓子词、诸宫调、陶真、货郎儿)。
3.掌握宋、元杂剧的特点。
4.了解宋、元时期的重要音乐理论著作。
5.掌握宋代词乐及姜夔的音乐创作。
6.了解宋、元琴人、琴派及琴曲(题示:郭沔、浙派、《潇湘水云》等)。
7.了解宋、元时期的器乐艺术。
8.了解宋、元时期律学的新发展。(题示:王朴、蔡元定等)。
9.了解宋代燕乐二十八调的特点。
10.了解燕乐半字谱(俗字谱)的读法和特点。
六、明、清时期
1.掌握明、清时期的戏曲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声腔和剧种及其音乐特点。
2.了解明、清时期说唱艺术的特点。
3.掌握魏良辅在改革昆山腔方面的贡献。
4.掌握京剧的形成及特点。
5.了解梆子腔的形成与特色。
6.了解明清时期的乐器及器乐(提示:弦索十三套、福建南音、西安鼓乐、北京智化寺音乐等)。
7.了解明清时期的古琴流派及代表性琴曲。
8.了解明清时期的乐谱及文献。
9.了解明清时期的律学研究与创新。
10.了解明清时期的宫庭音乐。
11.了解有关的唱论和琴论。
12.了解工尺谱的读法和特点。
七、中国近现代音乐
(一)中国传统音乐于近代演变发展的基本特征
1.掌握民歌、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族器乐于近代演变发展的基本特征。
2.了解民间主要表演艺术家和他们的历史生平、代表作品及艺术风格。
3.熟知近代出现的各种主要传统音乐体裁样式及流派。
4.了解传统音乐传承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各主要会、社、团、科、班等机构。
(二)近代音乐思潮
1.了解西方音乐传入的基本途径(宗教音乐、军乐、乐歌运动对近代音乐文化发展的影响);注意西方传教士们的宗教音乐活动,以及中国近代欧式军乐队建立的政治基础和文化背景。
2.了解晚清皇室驻外史节、教育界、学术界、商界等人士对西方音乐文化最初的感性认知以及对西方音乐文化的输入介绍。
3.掌握乐歌运动及其历史意义的文化含义。熟记乐歌运动中各主要音乐家及其音乐实践活动;并熟练地听辩其主要代表作品之艺术上的风格特点;思考该思潮运动历史意义之所在。
4.了解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所形成的"新"的音乐文化思潮;掌握该时于欧美学成归来的主要音乐家及其为发展中国新的音乐文化,将西方音乐理论技巧运用于中国音乐实践中的艺术创造性活动;掌握"新音乐"、"中国乐派"、"民族化"、"民族之声"、"中华民族性的国乐"、"东西调和"、"复兴雅乐"、"全盘西化"等文化概念;注意该时期音乐家们重要的音乐思想。
5.熟知30年代抗日救亡歌咏运动和"左翼音乐"运动的基本概念、内容及历史意义。掌握左翼音乐家及所赋予新含义的"新音乐"、"救亡歌曲"、"国防音乐"、"战时音乐"等文化概念,注意该时期的音乐家及其音乐思想,以及与前后不同时期和不同流派的音乐家们音乐思想的区别。
6.了解30年代前后以上海国立音专为中心的音乐教育、音乐表演、音乐创作、音乐出版等音乐实践活动;注意该时期几位主要的音乐家及他们的创作和几所重要的教育机构以及影响最大的几种音乐刊物
7.了解40年代延安音乐家及以"民歌研究会"等团体为中心,领导和掀起的,对民歌进行搜集、整理、研究、讨论的主要音乐理论实践活动;以及之后所引发的"新秧歌运动"和"新秧歌剧"、"新歌剧"的诞生。
(三)音乐作品的创作
1.声乐作品创作。了解中国近代声乐作品出现、发展的基本特征,它与传统音乐有何不同?提高对各时期新出现的各声乐体裁分类及艺术风格的认知能力;在对作曲家历史生平、创作特征了解的基础上,增强对个别作品的鉴赏分析能力。
2.器乐作品的创作。了解近代乐器音乐与器乐作品发展的基本脉络,提高对各时期新出现的各器乐体裁分类及艺术风格的认知能力;在对作曲家历史生平、创作特征了解的基础上,增强对个别作品的鉴赏分析能力。
西方音乐史部分
(要求掌握关键名词相对应的外文名称)
一、古代希腊和罗马音乐
概述:古希腊文化艺术的繁荣期和音乐的成就
(一)古希腊音乐的特点
(二)常用乐器
(三)音乐理论
(四)古罗马后期基督教音乐的兴起
二、中世纪音乐
概述:中世纪的时期划分,与古代文明的联系,对中世纪的认识。
(一)格里高利圣咏
定义,特征,分类,运用,调式,扩展
(二)复调的兴起
从9世纪末的奥尔加农到13世纪的经文歌
(三)中世纪方言歌曲
法国游吟诗人(时间、地点、名称、构成、音乐特征,题材)
(四)十四世纪"新艺术"
定义,特征(三个方面),马肖的创作(三种体裁,以三类世俗歌曲为主)
意大利十四世纪音乐(三种体裁和兰迪尼)
三、文艺复兴时期音乐
概述:文艺复兴的时期划分和定义,人文主义,对音乐的影响。
(一)文艺复兴早期
英国音乐的影响
勃艮第地区的音乐,法-佛兰德作曲家(时间,地点,人物,迪费和若斯坎的风格特点)
(二)世俗音乐的发展
意大利牧歌(定义、特征、三个时期的特点和主要代表人物)
其他国家的世俗音乐及器乐
(三)宗教改革与反宗教改革的音乐
定义,众赞歌(定义、来源、发展形态),帕莱斯特利那的风格和历史贡献
(四)威尼斯乐派
定义,代表人物,创作体裁
四、巴罗克时期的音乐
概述:时期的划分和词源,总体特征。
(一)巴罗克音乐的特点
两种常规,通奏低音,单声歌曲
(二)歌剧的诞生及其早期的发展
定义,从第一部歌剧的诞生到那不勒斯学派,英法德的早期歌剧
(三)器乐的发展
弦乐器为主的器乐曲
键盘乐器为主的器乐曲
(四)巴罗克晚期的几位大师
拉莫,D.斯卡拉蒂,亨德尔,巴赫
五、古典主义时期音乐
概述:时期的划分,音乐风格的归纳。
(一)前古典时期的歌剧
(1)格鲁克和他的歌剧改革
历史地位,改革的基本原则,改革的主要措施(六点),代表作
(2)喜歌剧的兴起与繁荣
定义和特点,意大利喜歌剧,法国喜歌剧,德奥歌唱剧,英国民谣剧
(二)前古典时期的器乐
奏鸣曲和奏鸣曲式,室内乐,协奏曲,交响曲
海顿和莫扎特
海顿生平要点,创作要点,莫扎特生平要点,创作要点
贝多芬
生平要点,创作分期(三个时期的特点和代表作),创作要点:交响曲
六、浪漫主义音乐
概述:时期划分,与古典主义的关系,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
(一)七个最典型的浪漫主义作曲家
舒伯特,门德尔松,舒曼,肖邦,李斯特,柏辽兹,勃拉姆斯
(二)浪漫主义歌剧
德国,法国,意大利
(三)民族乐派
民族乐派产生的原因,基本特点,与浪漫主义的关系。
俄罗斯,捷克,挪威
(四)世纪之交的两个流派
法国印象主义,德彪西,拉威尔
德奥晚期浪漫主义,马勒,R.施特劳斯
七、20世纪音乐
概述:与19世纪的联系,时代特点,两次高潮,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1.表现主义,定义,特征,勋伯格:三个时期,作品举例
贝尔格与韦伯恩:各自特点,作品举例
2.新古典主义,特征,斯特拉文斯基:三个时期,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作
兴德米特,六人团
民族主义:定义与特征
巴托克,席曼诺夫斯基,亚那切克,沃安·威廉斯,科普兰和格什温
其他
苏联音乐,英国音乐,微分音音乐与噪音音乐
第二阶段:
序列音乐:定义,梅西昂,
偶然音乐:定义,凯奇
电子音乐:定义,三个阶段,施托克豪森
新音色:定义,五个作曲家
第三阶段:
总的特点,四个流派
第三部分参考书目
1.《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下)》人民音乐出版社杨荫浏著
2.《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人民音乐出版社刘再生著
3.《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第二次修订版)》人民音乐出版社汪毓和著(2002年版)
4.《中国当代音乐》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梁茂春著
5.《西方音乐通史》,于润洋主编,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版。
6.《西方音乐史略》人民音乐出版社李应华著
7.《西方文明中的音乐》贵州人民出版社保尔·亨利·朗著,顾连理、杨燕迪、张洪岛译
8.《西方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利斯卡
【2014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1305设计学考研大纲】相关文章:
- 2020-02-07【考研大纲】2020年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012语言与传播学院
- 2020-02-07【考研大纲】2020年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013法学院
- 2020-02-07【考研大纲】2020年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011建筑与艺术学院
- 2020-02-07【考研大纲】2020年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010软件学院
- 2020-02-07【考研大纲】2020年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008理学院
- 2020-02-07【考研大纲】2020年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009马克思主义学院
网友关注
- 【考研大纲】徐州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加试考试科目
- 【考研大纲】徐州师范大学2009年研究生招生复试考生须知
- 【考研大纲】南京艺术学院201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复试办法
- 【考研大纲】2014年扬州大学法学院考研复试安排
- 【考研大纲】南京体育学院2012年硕士复试工作时间安排
- 【考研大纲】南京艺术学院201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安排
- 【考研大纲】2014年扬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考研复试安排
- 【考研大纲】2014年扬州大学水利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考研复试安排
精品推荐
- 2021考研管综逻辑300道推理题及答案(21)
- 2020考研管理类联考综合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试题及答案(网友版)
- 2020考研管综逻辑演绎推理类型试题及答案解析(查字典考研网版)
- 2020考研管综逻辑分析推理类型试题及答案解析(查字典考研网版)
- 2020考研管综初等数学算术部分试题解析及往年对比
- 2020考研管综初数条件充分性判断部分试题答案及解析(查字典考研网版)
- 2020考研管理类联考初数问题求解部分试题答案及解析(查字典考研网版)
- 2020考研管综初等数学数据分析部分试题解析及往年对比
- 2020考研管综初等数学平面图形部分试题解析及往年对比
- 2020考研管综初等数学空间几何体部分试题解析及往年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