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0710生物学考研大纲
查字典查字典考研网快讯,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院消息,2014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学考研大纲已发布,详情如下: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生物化学》考试大纲
一、试卷结构
名词解释约20%
填空题与选择题约30%
问答题(含简答与论述)约50%
二、参考书目
参考教材:
《生物化学》上、下册王镜岩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三版)
生物化学
一、考试内容
1.蛋白质化学
考试内容
蛋白质的化学组成,20种氨基酸的简写符号
氨基酸的理化性质及化学反应
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一级、二级、高级结构的概念及形式)
蛋白质一级结构测定的一般步骤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及分离纯化和纯度鉴定的方法
蛋白质的变性作用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考试要求
了解氨基酸、肽的分类
掌握氨基酸与蛋白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掌握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测定方法
理解氨基酸的通式与结构
理解蛋白质二级和三级结构的类型及特点,四级结构的概念及亚基
掌握肽键的特点
掌握蛋白质的变性作用
掌握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核酸化学
考试内容
核酸的基本化学组成及分类
核苷酸的结构
DNA和RNA一级结构的概念和二级结构要特点;DNA的三级结构
RNA的分类及各类RNA的生物学功能
核酸的主要理化特性
核酸的研究方法
考试要求
全面了解核酸的组成、结构、结构单位以及掌握核酸的性质
全面了解核苷酸组成、结构、结构单位以及掌握核苷酸的性质
掌握DNA的二级结构模型和核酸杂交技术
3.糖类结构与功能
考试内容
糖的主要分类及其各自的代表
糖聚合物及其代表和它们的生物学功能
糖链和糖蛋白的生物活性
考试要求
掌握糖的概念及其分类
掌握糖类的元素组成、化学本质及生物学功用
理解旋光异构
掌握单糖、二糖、寡糖和多糖的结构和性质
掌握糖的鉴定原理
4.脂质与生物膜
考试内容
生物体内脂质的分类,其代表脂及各自特点
甘油脂、磷脂以及脂肪酸特性。油脂和甘油磷脂的结构与性质
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流体镶嵌模型"的要点
考试要求
了解脂质的类别、功能
熟悉重要脂肪酸、重要磷脂的结构
掌握甘油脂、磷脂的通式以及脂肪酸的特性
掌握油脂和甘油磷脂的结构与性质
5.酶学
考试内容
酶的作用特点
酶的作用机理
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米氏方程的推导)
酶的提纯与活力鉴定的基本方法
熟悉酶的国际分类和命名
了解抗体酶、核酶和固定化酶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考试要求
了解酶的概念
掌握酶活性调节的因素、酶的作用机制
了解酶的分离提纯基本方法
熟悉酶的国际分类(第一、二级分类)
了解特殊酶,如溶菌酶、丝氨酸蛋白酶催化反应机制
掌握酶活力概念、米氏方程以及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了解抗体酶、核酶的基本概念
掌握固定化酶的方法和应用
6.维生素和辅酶
考试内容
维生素的分类及性质
各种维生素的活性形式、生理功能
考试要求
了解水溶性维生素的结构特点、生理功能和缺乏病
了解脂溶性维生素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7.激素
考试内容
激素的分类
激素的化学本质;激素的合成与分泌
常见激素的结构和功能(甲状腺素、肾上腺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激素作用机理
考试要求
了解激素的类型、特点
理解激素的化学本质和作用机制
了解常见激素的结构和功能
理解第二信使学说
8.新陈代谢和生物能学
考试内容
新陈代谢的概念、类型及其特点
ATP与高能磷酸化合物
ATP的生物学功能
电子传递过程与ATP的生成
呼吸链的组分、呼吸链中传递体的排列顺序
考试要求
理解新陈代谢的概念、类型及其特点
了解高能磷酸化合物的概念和种类
理解ATP的生物学功能
掌握呼吸链的组分、呼吸链中传递体的排列顺序
掌握氧化磷酸化偶联机制
9.糖的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
考试内容
糖的代谢途径,包括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和有关的酶
糖的无氧分解、有氧氧化的概念、部位和过程
糖异生作用的概念、场所、原料及主要途径
糖原合成作用的概念、反应步骤及限速酶
糖酵解、丙酮酸的氧化脱羧和三羧酸循环的反应过程及催化反应的关键酶
光合作用的概况
光呼吸和C4途径
考试要求
全面了解糖的各种代谢途径,包括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和酶的作用
理解糖的无氧分解、有氧氧化的概念、部位和过程
了解糖原合成作用的概念、反应步骤及限速酶
掌握糖酵解、丙酮酸的氧化脱羧和三羧酸循环的途径及其限速酶调控位点
掌握磷酸戊糖途径及其限速酶调控位点
了解光合作用的总过程
理解光反应过程和暗反应过程
了解单糖、蔗糖和淀粉的形成过程
10.脂类的代谢与合成
考试内容
脂肪动员的概念、限速酶;甘油代谢
脂肪酸的*-氧化过程及其能量的计算
酮体的生成和利用
胆固醇合成的部位、原料及胆固醇的转化及排泄
血脂及血浆脂蛋白
考试要求
全面了解甘油代谢:甘油的来源合去路,甘油的激活
了解脂类的消化、吸收及血浆脂蛋白
理解脂肪动员的概念、各级脂肪酶的作用、限速酶
掌握脂肪酸β-氧化过程及能量生成的计算
掌握脂肪的合成代谢
理解脂肪酸的生物合成途径
了解磷脂和胆固醇的代谢
11.核酸的代谢
考试内容
嘌呤、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的途径
外源核酸的消化和吸收
碱基的分解
核苷酸的生物合成
常见辅酶核苷酸的结构和作用
考试要求
了解外源核酸的消化和吸收
理解碱基的分解代谢
理解核苷酸的分解和合成途径
掌握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途径
了解常见辅酶核苷酸的结构和作用
12.DNA,RNA和遗传密码
考试内容
DNA复制的一般规律
参与DNA复制的酶类与蛋白质因子的种类和作用(重点是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
DNA复制的基本过程
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DNA复制的比较
转录的基本概念;参与转录的酶及有关因子
原核生物的转录过程
RNA转录后加工的意义
mRNA、tRNA、rRNA的转录后加工过程
逆转录的过程
逆转录病毒的生活周期
RNA的复制:单链RNA病毒的RNA复制,双链RNA病毒的RNA复制
RNA传递加工遗传信息
考试要求
理解DNA的复制和DNA损伤的修复基本过程
掌握参与DNA复制的酶与蛋白质因子的性质和种类
掌握DNA复制的特点
掌握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DNA复制的异同点
掌握DNA的损伤与修复
全面了解RNA转录与复制的机制
掌握转录的一般规律
掌握RNA聚合酶的作用机理
理解原核生物的转录过程
掌握启动子的作用机理
了解真核生物的转录过程
理解RNA转录后加工过程及其意义
掌握逆转录的过程
理解RNA的复制
掌握RNA传递加工遗传信息
13.蛋白质的合成和转运
考试内容
mRNA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原理和密码子的概念、特点
tRNA、核糖体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和原理
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主要分子的种类和功能
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过程
翻译后的加工过程
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区别
蛋白质合成的抑制剂
考试要求
全面了解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分子基础
掌握翻译的步骤
掌握翻译后加工过程
理解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区别
理解蛋白质合成抑制因子的作用机理
14.细胞代谢和基因表达调控
考试内容
细胞代谢的调节网络
酶活性的调节
细胞信号传递系统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区别
真核生物基因转录前水平的调节
真核生物基因转录活性的调节
操纵子学说(原核生物基因转录起始的调节)
翻译水平上的基因表达调控
考试要求
理解代谢途径的交叉形成网络和代谢的基本要略
理解酶促反应的前馈和反馈、酶活性的特异激活剂和抑制剂
掌握细胞膜结构对代谢的调节和控制作用
了解细胞信号传递和细胞增殖调节机理
掌握操纵子学说的核心
理解转录水平上的基因表达调控和翻译水平上的基因表达调控
15.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
考试内容
基因工程的简介
DNA克隆的基本原理
基因的分离、合成核测序
克隆基因的表达
基因来源、人类基因组计划及核酸顺序分析
RNA和DNA的测序方法及其过程
蛋白质工程
考试要求
掌握基因工程操作的一般步骤,
掌握各种水平上的基因表达调控
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及核酸顺序分析
掌握RNA和DNA的测序方法及其过程
了解蛋白质工程的进展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微生物学》考试大纲
一、试卷结构
名词解释约20%
填空题与选择题约30%
问答题(含简答与论述)约50%
二、参考书目
微生物学,沈萍,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第一版
微生物学
第1章:绪论
考试要求
了解微生物是什么?做什么?以及它们与人类的特殊关系;明确微生物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考试内容
1、本学期的教学安排
2、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3、微生物的发现和微生物学的建立与发展
4、微生物的类群及特点
第2章:纯培养和显微技术
考试要求
掌握进行微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技术,即无菌技术、纯种分离技术、培养技术和显微技术,了解微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为后面介绍其他微生物学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考试内容
1、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
1.1无菌技术
1.2用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培养
1.3用液体培养基分离纯培养
1.4单细胞(孢子)分离
1.5选择培养分离
1.6二元培养物
2、显微镜和显微技术
2.1显微镜的种类及原理
2.2显微观察样品的制备
第3章:微生物类群与形态结构
考试要求
学习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古生菌和真核微生物的基本结构特点和生活特性,了解微生物的多样性。
考试内容
1、真细菌
1.1一般形态及细胞结构
1.2放线菌
1.3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
1.4粘细菌(myxobacteria)
1.5蛭弧菌(Bdellovibrio)
1.6蓝细菌(Cyanobacteria)
2、古生菌
2.1概念的提出
2.2细胞形态
2.3细胞结构
3、真核微生物
3.1霉菌
3.2酵母菌
第4章:微生物的营养
考试要求
了解微生物营养类型的特点及多样性,以及根据不同微生物各自的营养要求,配制相应的培养基对微生物培养的理论知识。
考试内容
1、微生物的营养要求
1.1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
1.2营养物质及其生理功能
1.3微生物的营养类型(nutritionaltypes)
2、培养基
2.1选用和设计培养基的原则和方法
2.2培养基的类型及应用
3、营养物质进入细胞
3.1扩散(diffusion)
3.2促进扩散(facilitateddiffusion)
3.3主动运输(activetransport)
3.4膜泡运输(memberanevesicletransport)
第5章:微生物的代谢
考试要求
了解微生物代谢类型的特点及多样性。
考试内容
1、代谢概论
2、生物产能代谢
2.1生物氧化
2.2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
2.3自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
2.4能量转换
3、微生物次级代谢与次级代谢产物
3.1次级代谢与次级代谢产物
3.2次级代谢的调节
第6章: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
考试要求
了解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规律,掌握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法,及各种物理、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考试内容
1、生物生长的测定
1.1以数量变化对微生物生长情况进行测定
1.2以生物量为指标测定微生物的生长
2、细菌的群体生长繁殖
2.1生长曲线
2.2同步培养
2.3连续培养
3、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控制
3.1控制微生物的化学物质
3.2控制微生物的物理因素
第七章:病毒
考试要求
了解病毒,包括噬菌体、动植物病毒等的生活周期,掌握反映病毒生长繁殖规律的一步生长曲线的原理和实验方法,及有关病毒非增殖性感染特别是噬菌体溶原性反应的基本概念。
考试内容
1、概述
1.1病毒的发现和研究历史
1.2病毒的特点和定义
1.3病毒的宿主范围
1.4病毒的培养和纯化
2、毒粒的性质
2.1毒粒的形态结构
2.2毒粒的化学组成
3、病毒的复制
3.1病毒的复制周期
3.2病毒感染的起始
3.3病毒大分子的合成
3.4病毒的装配与释放
4、病毒的非增殖性感染
4.1概念
4.2温和噬菌体的溶源性反应。
第8章:微生物遗传
考试要求
了解细菌的染色体基因组及染色体外的遗传因子(质粒和转座子)的结构和基本特点,掌握微生物基因突变、遗传的基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了解微生物菌种保藏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方法。
考试内容
1、遗传的物质基础
1.1DNA作为遗传物质
1.2RNA作为遗传物质
1.3朊病毒的发现与思考
2、微生物的基因组结构
2.1概念:
2.2微生物与人类基因组计划:
2.3微生物基因组结构的特点:
3、质粒和转座因子
3.1质粒的分子结构
3.2质粒的主要类型
4、基因突变及修复
4.1基因突变的特点
4.2几种常见的微生物突变类型
4.3诱变剂与致癌物质--Ames试验
5、细菌基因转移和重组
5.1细菌的接合作用(conjugation)
5.2细菌的转导(transduction)
5.3细菌的遗传转化(genetictransformation)
5.4基因定位和基因组测序
6、菌种保藏
6.1菌种的衰退与复壮
6.2防止衰退的措施
6.3菌种保藏
第9章:微生物与基因工程
考试要求
了解微生物学在基因工程技术的建立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了解并掌握基因工程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技术。
考试内容
1、基因工程概述
1.1基因工程的基本过程
1.2基因工程的发展历史
1.3微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的关系
2、微生物与基因工程工具酶
2.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2.2DNA连接酶(DNAligase)
2.3其它工具酶
3、微生物与克隆载体
3.1质粒克隆载体
3.2λ噬菌体克隆载体
3.3柯斯质粒载体
3.4M13噬菌体载体
3.5噬菌粒载体
3.6真核生物的克隆载体
3.7人工染色体
4、微生物作为克隆载体的宿主
4.1宿主的基本要求与性质
4.2常用的基因工程宿主
5、基因工程的常用技术和方法
5.1PCR的原理和应用
5.2基因工程技术应用举例
第10章:微生物的进化、系统发育和分类鉴定
考试要求
了解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建立的有关生物进化和系统发育的理论,掌握微生物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考试内容
1、进化的测量指征
1.1进化指征的选择
1.2RNA作为进化的指征
1.3rRNA和系统发育树
2、细菌分类
1.1分类单元及其等级
1.2微生物的命名
3、细菌分类鉴定的特征和技术
3.1形态学特征
3.2生理生化特征
3.3核酸的碱基组成和分子杂交
3.4其它
4、伯杰氏手册
第11章:微生物的生态
考试要求
了解微生物在自然分布的特点及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掌握微生物与其生活在一起的其它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重要作用。
考试内容
1、然界中的微生物
1.1空气中的微生物
1.2水体中的微生物
1.3土壤中的微生物
1.4工农业产品上的微生物
1.5极端环境下的微生物
1.6不可培养的微生物
2、微生物与生物环境间的相互关系
2.1互生
2.2共生
2.3寄生
2.4拮抗
2.5竞争
2.6捕食
3、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第12章:感染与免疫
考试要求
了解人体的免疫系统与病原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有关免疫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
考试内容
1、感染的一般概念
1.1感染的途径与方式
1.2微生物的致病性
1.3传染的类型
2、宿主的非特异免疫
2.1生理屏障
2.2细胞因素
2.3体液因素
2.4炎症
3、宿主的特异性免疫
3.1特异性免疫的一般概念
3.2抗原和抗体
3.3免疫应答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普通生物学》考试大纲
一、试卷结构
名词解释约20%
填空题与选择题约30%
问答题(含简答与论述)约50%
二、参考书目
指定教材:
《普通生物学》陈阅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三版)吴相钰、陈守良、葛明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参考书目:
《普通生物学》周永红、丁春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普通生物学》顾德兴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基础生命科学》(英文版),徐建平、吴庆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生命科学导论》(影印版),CampbellN.,ReeceJ.,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Biology》(6thed),RavenP.H.,JohnsonG.B.,McGraw-Hill,Companies,Inc.或其译本(谢莉萍,张荣庆,张贵友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普通生物学
绪论
考试内容与要求:了解生命的共同特性
第一部分细胞和生物大分子
考试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细胞的化学组成
1、了解细胞的元素组成
2、细胞的分子组成:掌握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的分类,结构和功能。
第二章、细胞的形态结构
1、了解细胞的大小和数目。
2、细胞结构:掌握原生质的概念,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物质的跨膜运输,主要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包括染色体的定义、形态及结构,染色体的组型和染色体的带。
3、掌握细胞骨架的种类,结构和功能。
4、掌握细胞间的连接方式和连接分子。
5、掌握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间的异同。
第三章、细胞代谢
1、酶:掌握酶促反应的特点和作用机制,酶的分类,结构和功能。
2、细胞内的氧化还原反应:掌握细胞呼吸的概念和全过程,氧化磷酸化和电子传递链以及无氧呼吸。
3、光合作用:掌握光反应和暗反应的主要过程。
4、了解细胞中各种物质代谢的相互关系。
第四章、细胞分裂和细胞周期
1、掌握细胞周期的概念。
2、掌握有丝分裂的全过程和各个时相的特点,纺锤体的形成和染色体的行为。
3、掌握细胞周期的调控机制。
4、了解癌基因、抑癌基因,癌细胞分裂的特点。
第二部分个体生物学
考试内容与要求:
第二部分前导内容
1、了解植物的分生组织和永久组织。
2、掌握动物的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3、了解器官和系统。
4、了解内环境和稳态,掌握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第五章、营养
1、了解自养营养和异养营养。
2、掌握脊椎动物消化系统的组成、结构特点和对食物的消化及吸收。
第六章、气体交换--呼吸
1、了解陆生植物的气体交换。
2、掌握脊椎动物呼吸系统的组成及结构特点、呼吸运动和气体交换。
第七章、物质在生物体内的运输
1、了解植物的运输系统。
2、了解动物的血液循环系统。
3、掌握人的血液循环系统,重点掌握血液的运输功能。
第八章、免疫
1、了解免疫防护机制的特点。
2、了解免疫的早期研究和应用。
3、掌握细胞免疫的机制和过程;掌握免疫系统疾病。
4、了解克隆选择学说。
第九章、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
1、了解体液、排泄和水盐平衡;了解排泄和水盐平衡的器官结构和功能。
2、掌握体温调节的方式和体温调节的反馈机制。
第十章、神经系统:
1、了解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2、掌握反射和反射弧。
3、了解神经冲动的传导。
4、掌握突触和神经递质。
5、了解神经系统的进化。
6、掌握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
第十一章、感受器和效应器
1、了解感受器和感觉。
2、了解物理感受器和化学感受器的种类。
3、了解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肌肉的概念。
4、掌握肌肉收缩、色素反应和生物发光的概念和作用机制。
第十二章、激素
1、掌握植物激素的主要种类。
2、了解光周期和开花的概念。
3、了解内分泌腺和无脊椎动物的激素。
4、掌握脊椎动物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主要激素。
5、掌握动物激素的作用机制。
第十三章、行为
1、了解动物的行为及其适应性。
2、掌握先天的行为和后天的学习行为。
3、了解行为的遗传。
4、掌握主要的学习方式。
5、掌握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适应行为。
6、了解动物的领地行为。
7、了解迁徙和航行。
8、了解生物节律和生物钟。
9、掌握社会行为、利他行为和间接选择。
第十四章、生殖和发育
1、了解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2、掌握高等植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3、掌握人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4、了解动物的变态。
5、掌握发育机制。
第三部分遗传、进化及生态学
考试内容与要求:
第十五章、遗传和变异
1、掌握孟德尔定律。
2、掌握染色体的遗传学说。
3、掌握基因的本质。
4、掌握基因工程。
5、了解遗传学的实践意义。
6、了解人类基因组研究和拟南芥基因组研究。
第十六章、生物进化
1、掌握进化论与自然选择理论。
2、了解基因频率和自然选择。
3、物种和物种形成:了解物种的概念,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异地物种形成和同地物种形成,渐变群,多倍体。
4、了解适应和进化形式。
5、掌握进化理论的发展。
第十七章、生命的自然史
1、了解生命的起源。
2、了解化石和地层的年龄,显生宙以前的化石,显生宙的化石。
3、了解人在分类系统中的地位,人的起源和进化,早期人类文化的发展和体质演化的关系,人种。
第十八章、生物界
1、生物分类概述:了解分类学的发展;掌握生物分类的等级与命名,系统树,生物的分界。
2、病毒:掌握病毒的结构,病毒的繁殖;掌握病毒病,癌病毒,类病毒,病毒和干扰素,病毒起源。
3、原核生物:掌握细菌,了解蓝藻门和原绿藻。
4、真核生物:了解植物界,了解真菌界,了解动物界。
第十九章、生物与环境----生态学
1、了解环境因子;掌握限制因子和最低量定律,掌握生物因子。
2、掌握种群数量变动的因子,种群增长和环境承载力,种群数量的调节。
3、了解群落中物种的多样性和优势种的概念;掌握群落结构、生态位、食物链概念;了解生态演替。
4、了解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5、了解生物圈和群落类型。
6、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了解人口问题。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普通生态学》考试大纲
一、试卷结构
名词解释约20%
填空题与选择题约30%
问答题(含简答与论述)约50%
二、参考书目
普通生态学尚玉昌北京大学出版社
普通生态学孙儒泳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生态学(精要速览系列,影印版)AulayMackenzie,etal科学出版社
生态学概论曹凑贵高等教育出版社
普通生态学
一、基本内容:
主要介绍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全球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其功能;全球生态学;应用生态学;生态学的研究方法-生态模型Pamolare介绍
二、基本要求
牢固掌握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能初步利用生态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对生态学问题和现象进行思考,并在此基础上能够提出解决方案并加以论证。
三、各章内容
1绪论
1.1生态学概念与定义
1.2生态学研究对象、分支学科、研究方法
1.3生态学发展
2个体生态学(生物与环境)
2.1环境与生态因子
2.2生物与气候
2.3生物与光
2.4生物与温度
2.5生物与水
2.6生物与土壤
2.7生物与营养物
2.8生物活动周期与环境的关系
2.9生物与生物
2.10生物与水
3种群生态学
3.1种群概念与定义
3.2种群生命表及其分析
3.3种群的增长
3.4meta种群及其模型
3.5种群监的相互关系
3.6种群遗传学和物种形成
3.7种群的生殖对策和生活史对策
3.8种群的数量波动和调节机制
3.9应用种群生态学
4群落生态学
4.1群落生态学概念与定义
4.2群落的结构与稳定性
4.3生物在群落中的生态位
4.3群落演替和群落的周期变化
5生态系统
5.1生态系统概念与定义
5.2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量
5.3生态系统中的次级生产量
5.4生态系统中有机物质的分解
5.5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5.6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5.3生态系统动态与平衡
6全球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其功能
6.1热带森林生态系统
6.2温带森林生态系统
6.3寒带针叶林与冻原生态系统
6.4草原和热带稀树草原生态系统
6.5灌丛和荒漠生态系统
6.6淡水湿地生态系统
6.7湖泊和池塘生态系统
7.全球生态学
7.1生物圈
7.2全球人口动态
7.3人类与环境
7.4人类与自然资源
7.5人类的未来
8人类生态可持续发展主题
8.1中国21世纪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8.2非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8.3生物多样性与生物保护
8.4生态旅游
8.5生态城市
8.6生态农业
9应用生态学
9.1环境问题与清洁生产
9.2城市化与城市生态学
9.3人口生态学
9.4区域发展与生态规划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细胞生物学》考试大纲
一、试卷结构
名词解释约20%
填空题与选择题约30%
问答题(含简答与论述)约50%
二、参考书目
指定教材:
《细胞生物学》(第三版)翟中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参考书目:
《分子细胞生物学》韩贻仁主编,科学出版社,2003.
GeraldKarp.CellandMolecularBiology:conceptsandexperiments,3rd/4thEdition.PublishedbyJohnWiley&Sons,Inc.1999/2002
LodishH.etal.MolecularCellBiology.5thEd.ScientificAmericanBooks,Inc.2004.
AlbertsBetal.MolecuarBiologyoftheCell,4thEdition.NewYorkandLondon:GarlandPublishing,Inc.2002
细胞生物学
第一章绪论
考试内容与要求
掌握细胞学与细胞生物学发展的历史,细胞学说的建立及其对细胞生物学发展的重要作用。细胞学与细胞生物学发展的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细胞的发现;(2)细胞学说的建立;(3)细胞学的经典时期;(4)实验细胞学时期;(5)细胞生物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要求掌握各阶段的标志性事件。当前细胞生物学主要发展方向是细胞分子生物学,它是以细胞作为一切有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一概念为出发点,在各层次上(主要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细胞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学科。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学科,它是现代生命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
了解细胞生物学的热点问题:(1)细胞核、染色体以及基因表达的研究;(2)生物膜与细胞器的研究;(3)细胞骨架体系的研究;(4)细胞增殖及其调控;(5)细胞分化及其调控;(6)细胞的衰老与程序性死亡(凋亡);(7)细胞的起源与进化;(8)细胞工程。重点介绍了当前细胞生物学发展的总趋势和热点领域与方向。
第二章细胞基本知识概要
考试内容与要求
掌握细胞的基本概念和细胞的基本共性,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理解古核细胞更可能是真核细胞的祖先,了解三域系统。
掌握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的,了解真核细胞的进化;掌握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结构及异同点,熟悉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体系;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异同点。
理解病毒与细胞在起源和进化中的关系;了解病毒的基本知识(形态结构,增殖过程),病毒与细胞的关系。
了解支原体的形态结构;了解细菌的形态结构;蓝藻的形态结构;细胞大小的限制。
真核细胞的三大结构体系:(1)生物膜体系以及以生物膜为基础构建的各种独立的细胞器;(2)遗传信息表达的结构体系;(3)细胞骨架体系。
第三章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
考试内容与要求
1.了解观察细胞形态结构的基本方法,掌握其中重要内容;
2.了解进行细胞组分分析的一些基本方法。
3.了解细胞培养、细胞工程与显微操作技术。
考试内容
1.显微镜技术(1)光学显微镜技术:掌握普通复式显微镜技术(要求至少掌握显微镜的分辨力与NA值、有效放大倍数的关系,提高分辨力的途径与原理),掌握荧光显微镜技术原理及应用,理解激光共焦点扫描显微镜提高图像锐度及分辨力的原理,理解相差显微镜转相位差为振幅差的原理及其应用。(2)电子显微镜技术:理解原理与基本知识,了解样品制备技术,了解扫描电镜技术,冷冻蚀刻技术。(3)了解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特点与优越性。
2.细胞组分的分析方法。(1)理解超速离心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2)了解细胞内核酸、蛋白质、酶、糖类与脂质等的显示方法。(3)理解细胞内特异蛋白抗原和核酸序列的定位与定性;了解免疫荧光技术,免疫电镜技术和原位杂交技术。(4)细胞内生物大分子的合成动态:同位素标记技术结合放射自显影。(5)定量细胞化学分析技术:显微分光光度测定技术,流式细胞仪技术。
3.了解细胞培养技术及原代细胞与传代细胞的概念,细胞融合与细胞杂交技术,单克隆抗体技术,细胞拆合与显微操作技术。
4.分子生物学技术。
第四章细胞膜与细胞表面
考试要求
1.掌握细胞膜、生物膜、细胞连接、细胞外被的概念。细胞膜的液态镶嵌模型的要点。
2.熟悉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及生物学功能,细胞膜的特性。影响膜流动性的因素。
3.了解膜出现的意义及在细胞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4.了解细胞表面的一些特化结构,细胞外被的成分和功能;细胞连接的几种方式。
考试内容
1、脂筏模型;去垢剂;植物细胞细胞壁的结构及胞间连丝结构功能。
2、膜的流动性;膜的不对称性;同亲性、异亲性的细胞粘连的概念;红细胞膜骨架的结构与功能。
3、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膜周边蛋白和膜内在蛋白;细胞外基质的类型;封闭连接;锚定连接;桥粒与半桥粒、粘着带与粘着斑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外被;钙粘素;选择素;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整联蛋白
第五章物质的跨膜运输与信号传递
第一部分物质的跨膜运输
考试要求
1.掌握细胞内外物质跨膜运输的几种途径。
2.掌握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胞吞、胞吐作用的概念。
3.熟悉简单扩散、协助扩散、钠-钾泵、钙泵、质子泵、协同运输的概念、过程、特点。
4.熟悉胞饮作用、吞噬作用、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的概念及特点。
重点要求内容
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主要方式及其各自的运输方向、跨膜动力、能量消耗等特征。
(1)被动运输:包括简单扩散和载体介导的协助扩散;负责物质跨膜转运的两类蛋白: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各自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主动运输:由ATP直接提供能量(Na+-K+泵,Ca+泵和质子泵),由ATP间接提供能量(协同运输)以及光能驱动三种基本类型;细胞膜电位的产生机理及生物学意义。
(3)胞吞作用与胞吐作用。两类胞吞作用:胞饮作用和吞噬作用的过程及异同;两类胞吐作用:组成型外排与调节型外排的过程及异同;膜融合与膜泡运输的基本过程模式。
第二部分细胞通讯与信号传递
考试内容与要求
1、理解细胞识别、细胞通讯等基本概念,掌握信号通路,细胞信号传递的基本特征。
2、理解第二信使与分子开关、细胞的信号分子与受体的概念;掌握cAMP信号通路;G蛋白;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受体酪氨酸激酶及PTK-Ras蛋白信号通路;了解由细胞表面整联蛋白介导的信号传递。
第六章细胞质基质与细胞内膜系统
考试内容与要求
1、细胞质基质的涵义;细胞质基质的功能;细胞质基质与胞质溶胶的关系;内质网的基本类型及功能;高尔基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溶酶体的结构类型及功能;过氧化物酶体的功能;溶酶体与过氧化物酶体的比较;细胞内蛋白质的分选与细胞结构的装配
2、掌握细胞质基质的组成、特点与主要功能,细胞内膜系统的组成、动态结构特征与功能。
3、内质网的形态结构与两种基本类型:粗面内质网和光面内质网的成分与结构特征,分别参与的重大生命活动。
4、高尔基体的标志反应、结构特征及其主要功能,有关高尔基体发生的几个问题。
5、溶酶体与过氧化物酶体的异同比较:组成成分、膜结构特征、生理功能及发生过程。
6、分泌蛋白合成的模型:信号假说。
7、细胞内蛋白质分选的基本途径(共转移与后转移)与四种基本类型。
8、参与膜泡运输的三种小泡类型:(1)网格蛋白有被小泡,(2)COPI有被小泡和(3)COPII有被小泡,及各自作用机制。
9、了解细胞结构体系的不同装配方式及装配的生物学意义。
第七章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
考试内容与要求
掌握真核细胞内两种重要的产能细胞器--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基本结构特征与功能机制。线粒体的形态结构,生化特征;氧化磷酸化的分子基础、偶联机制(化学渗透假说)和ATP合成酶的作用机制(结合变化机制)。叶绿体的形态结构,化学组成及其主要功能: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光反应和暗反应)。
理解线粒体和叶绿体遗传特性(半自主性细胞器),了解蛋白质的合成、运送和装配,增殖方式,线粒体及叶绿体的起源。
第八章细胞核与染色体
考试内容与要求
掌握细胞核的结构组成及其生理功能。
掌握核被膜的组成,周期性解体与重建及其机制。核孔复合体的结构模型(核质面与胞质面的不对称性分布)与功能(双向选择性亲水通道)。蛋白通过核孔复合体的主动运输(NLS与NES)。
理解染色质的概念;掌握染色质蛋白质--组蛋白(H1,H2A,H2B,H3,H4)与非组蛋白;染色质基本结构单位--核小体的发现证据与结构特征;染色质包装的放射环结构模型(含从DNA到染色体的多级包装与压缩比例);常染色质与异染色质的定义与划分。
理解染色体的概念;了解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分类和各部分主要结构;掌握染色体DNA的三种功能元件:DNA复制起点、着丝粒和端粒的特征和功能;了解核型的涵义与染色体显带技术;了解特殊发育阶段的两类巨大染色体:多线染色体和灯刷染色体的超微结构与基因转录活性。
核仁的超微结构:纤维中心(FC)、致密纤维组分(DFC)和颗粒组分(GC)各自的特征;核仁的主要功能:核糖体的生物发生(包括rRNA的合成、加工和核糖体亚单位的装配);核仁的周期(包括rDNA转录以及细胞周期依赖性)。
了解活性染色质与非活性染色质的结构与基因转录特征。
理解核基质与核体的基本概念。核基质与DNA复制、基因表达和染色体包装与构建相关。
第九章核糖体
考试要求与内容
掌握核糖体的结构特征和功能。理解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多聚核糖体的概念。
了解两种基本类型的核糖体:70S和80S核糖体。
理解核糖体的组装是一个自我装配的过程、核糖体在进化上的意义。
理解生命是自我复制的体系,在生命起源的早期演化阶段,早期的生命分子应是既具有信息载体功能又具有酶的催化功能,因此,RNA可能是生命起源中最早的生物大分子。
第十章细胞骨架
考试内容与要求
细胞骨架的广义涵义(包括细胞质骨架、细胞核骨架、细胞膜骨架和细胞外基质)和狭义涵义(仅指细胞质骨架)。
细胞质骨架三大成分:微丝,微管与中间纤维。微丝的结构成分(G-actin),装配(极性),结合蛋白(myosin,Tm,Tn等),微丝性细胞骨架的功能(参与肌肉收缩、变形运动、胞质分裂等活动)。微管的结构成分(α和微管蛋白),装配(微管组织中心)。微管相关蛋白(MAP,tau等)与细胞内微管网络结构。kinesin和dynein与细胞内膜泡运输,蛋白质分选。微管功能(参与细胞形态的维持、细胞运输、运动和细胞分裂)。中间纤维的成分(组织特异性分布),装配特性,中间纤维结合蛋白(IFAP),中间纤维的推测功能。
第十一章细胞增殖及其调控
考试要求
掌握细胞周期的动态过程及其调控的分子机制。细胞分裂与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的关系。
理解细胞周期的定义,掌握四个时期(G1期、S期、G2期和M期)的特点及其主要事件。了解细胞周期长短的测定方法和细胞周期同步化的方法。
掌握有丝分裂的过程,6个时期(人为地划分为前期、前中期、中期、后期、末期和胞质分裂等几个时期)中一系列有序的变化,与有丝分裂直接相关的亚细胞结构(中心体、动粒与着丝粒、纺锤体),以及染色体运动的动力机制。
掌握减数分裂的主要特点,过程,以及减数分裂相关的特殊结构变化情况;掌握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异同,掌握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生物学意义。
细胞周期调控系统及其主要作用。细胞周期蛋白(cyclin)、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的结构特点、相互作用及功能,细胞周期检验点的定义。
细胞周期的调控(运转与阻遏)机理与过程。细胞周期运行过程中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蛋白质网络调控。
第十二章细胞分化与基因表达调控
考试内容与要求
理解细胞分化的基本概念,理解分化的分子解释;理解组织特异性基因与管家基因的概念;了解组合调控引发组织特异性基因的表达。
了解影响细胞分化的因素;理解细胞的全能性以及细胞具全能性的机制;细胞分化与胚胎发育。
掌握癌细胞的基本特征;了解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真核细胞基因表达的调控、转录水平的调控、加工水平的调控、翻译水平的调控。
第十三章细胞衰老与凋亡
考试内容
早期的细胞衰老研究;Hayflick界限;细胞在体内条件下的衰老;衰老细胞结构的变化;细胞衰老的分子机制;细胞凋亡的概念及其生物学意义;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细胞调亡的生化特征;诱导细胞凋亡的因子;细胞凋亡的检测;植物细胞的凋亡;细胞凋亡与衰老的关系。
考试要求
1.了解早期的细胞衰老研究;细胞衰老时细胞核、内质网、线粒体、膜系统的变化,致密体的生成;植物细胞的凋亡;彗星电泳法。
2.理解rDNA与衰老;沉默信息调节蛋白复合物与衰老;SGS1基因、WRN基因与衰老;细胞凋亡与衰老的关系;细胞凋亡的信号传导。
3.掌握Hayflick界限;端粒与衰老;氧化性损伤学说;rDNA与衰老;细胞凋亡的概念、意义、过程;凋亡小体;caspase家族与凋亡。
【2014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0710生物学考研大纲】相关文章:
- 2020-02-07【考研大纲】2020年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012语言与传播学院
- 2020-02-07【考研大纲】2020年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013法学院
- 2020-02-07【考研大纲】2020年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011建筑与艺术学院
- 2020-02-07【考研大纲】2020年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010软件学院
- 2020-02-07【考研大纲】2020年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008理学院
- 2020-02-07【考研大纲】2020年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009马克思主义学院
网友关注
- 【考研大纲】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导师介绍:刘诗白
- 【考研大纲】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网络工程学院导师:韩斌
- 【考研大纲】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导师介绍:李建勇
- 【考研大纲】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资源环境学院导师:冯文兰
- 【考研大纲】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导师介绍:赵磊
- 【考研大纲】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数学学院导师:周磊
- 【考研大纲】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网络工程学院导师:李中志
- 【考研大纲】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数学学院导师:崔雪梅
精品推荐
- 2021考研管综逻辑300道推理题及答案(21)
- 2020考研管理类联考综合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试题及答案(网友版)
- 2020考研管综逻辑演绎推理类型试题及答案解析(查字典考研网版)
- 2020考研管综逻辑分析推理类型试题及答案解析(查字典考研网版)
- 2020考研管综初等数学算术部分试题解析及往年对比
- 2020考研管综初数条件充分性判断部分试题答案及解析(查字典考研网版)
- 2020考研管理类联考初数问题求解部分试题答案及解析(查字典考研网版)
- 2020考研管综初等数学数据分析部分试题解析及往年对比
- 2020考研管综初等数学平面图形部分试题解析及往年对比
- 2020考研管综初等数学空间几何体部分试题解析及往年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