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大连海事大学070702海洋化学考研大纲
查字典查字典考研网快讯,据大连海事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5年大连海事大学海洋化学考研大纲已发布,详情如下:
考试科目:高等数学
参考书目:
《高等数学》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六版
考试科目:海洋科学
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一、绪论
内容
地球科学海洋科学的发展史中国的海洋科学:
要求掌握
1.地球科学是怎样复杂的科学体系。
2.海洋科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
3.海洋科学研究的特点。
4.从海洋科学发展的历史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5.从某一个认识的角度,分析、预测中国海洋科学发展的前景。
二、地球系统与海底科学
内容
地球的基础知识海与洋海底的地貌形态海洋沉积海底矿物资源古海洋学与全球变化研究:
要求掌握
1.地球运动的主要形式及其产生的重要自然现象。
2.地球外部圈层与内部圈层的划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
3.全球海陆分市特点以及海洋的划分。
4.海岸带及其组成部分的界定。
5.大陆边缘的类型、构成及其主要特点。
6.大洋中脊体系及其主要特点。
7.大陆漂移、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的内在联系与主要区别。
8.根据板块构造原理说明大洋盆地和边缘海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9.滨海沉积环境、沉积作用的控制因素及沉积特点。
10.大陆架沉积作用、现代陆架沉积物的主要类型及分布规律。
11.大洋沉积物成因、类型、及分布规律。
12.海洋矿产资源的主要类型,如何认识海洋是巨大资源宝库。
三、海水的物理特性和世界大洋的层化结构
内容
海水的主要热学和力学性质海冰世界大洋的热量与水量平衡世界大洋温度、盐度、密度的分布和水团:
要求掌握
1.海水组成与纯水的异同点、海水盐度。
2.海水的主要热学与力学性质,它们与温度、盐度和压力的关系。
3.海水的位温及其实用价值。
4.海水密度的表示方法,海水状态方程。
5.海水结冰与淡水结冰的过程。
6.海冰的主要物理性质,海冰对海况的影响。
7.海洋热平衡方程及其对海洋热状况的作用。
8.世界大洋热平衡的分布与变化规律。
9.世界大洋中温度、盐度和密度的空间分布基本特征。
10.大洋温度和盐度的平面分布与铅直分布的异同点。
11.大洋主温跃层、极锋及季节性温跃层。
12.大洋热带海域盐度的分布规律。
13.海洋水团及其与水型、水系的关系。
14.海洋混合及其成因。
15.混合的类型及其异同,各自对海况的影响。
16.海洋中温度、盐度与密度细微结构的基本特征。
四、海水的化学组成和特性
内容
海水的化学组成海水中的二氧化碳系统海气界面的气体交换海水中的营养元素:
要求掌握
1.海水组成的恒定性。
2.海水中的常量元素。
3.海水的pH值,海水的缓冲能力的作用控制。
4.海水中的营养盐,主要形式。
5.海洋污染防治。
五、海洋环流
内容
海流的成因及表示方法海流运动方程地转流风海流世界大洋环流和水团分布:
要求掌握
1.海流的定义、形成原因及表示方法。
2.引起海水运动的力。
3.重力势、等势面、位势高度、位势深度的定义。
4.压强梯度力的解析表达式、其物理含义。
5.等压面、压力场(内压场、外压场、正压场、斜压场)与海水密度的关系。
6.地转偏向力(科氏力)及其基本性质。
7.切应力和压力的区别。
8.海水运动方程的基本形式。
9.连续方程的微分与积分形式。
10.动力学边界条件与运动学边界条件的含义。
11.地转流和它的空间结构。
12.地转流场与密度场、应力场之间的关系。
13.地转流的动力计算方法的实用价值。
14.埃克曼无限深海漂流理论及结论。
15.浅海风海流与无限深海风海流的空间结构。
16.由风海流的体积运输派生出的新海水流动。
17.风生大洋环流理论的基本结论及西向强化。
18.热盐环流及其在世界大洋环流中扮演的角色。
19.世界大洋上层环流的总特征。
20.赤道流系主要流动及其其形成原因及水文特征。
21.北半球的西边界流及其显著特点。
22.南、北两半球西风漂流区主要特征。
23.东、西边界流区的基本特征。
24.北海道与南美西岸成为世界有名的大渔场的原因。
25.极地海区主要环流及其对海况的影响。
26.世界大洋表层辐聚下沉和辐散上升区。
27.大洋中尺度涡及其基本特征。
28.世界大洋中的五个基本水层(团)的主要特征及形成过程。
29.世界大洋环流相互沟通方式。
六海洋中的波动现象
内容
概述小振幅重力波有限振幅波动海洋内波开尔文波与罗斯贝波风浪和涌浪:
要求掌握
1.海洋中波动现象的形成。
2.小振幅重力波方程。
3.简单波动理论对波形传播、水质点运动、波速、波长、周期之间的关系以及波动的能量等方面得出的结论。
4.驻波的形成及其基本特性。
5.波群的形成及其基本特性。
6.简单波与有限振幅波的异同。
7.开尔文波和罗斯贝波。
8.风浪和涌浪的形成及其特征。
9.风浪的成长状态,它们与风时(最小风时)、风区(最小风区)的关系。
10.弥散和角散现象,它们对海浪的传播影响。
11.波浪传播至浅水和近岸的变化。
七、潮汐
内容
潮汐现象与潮汐有关的天文知识引潮力平衡潮潮汐动力理论风暴湖:
要求掌握
1.潮汐现象的概念。
2.地球、月亮、太阳的运动。
3.平太阳日和平太阴日的基本概念。
4.引潮力及其分布特征。
5.潮汐静力理论的基本思想。
6.潮汐动力理论的基本思想。
7.窄长半封闭海湾中潮差分布的一般规律。
8.风暴潮预报的分类及其优缺点。
八.大气与海洋
内容
地球大气的平均状态,海洋上的天气系统,海洋--大气相互作用:
要求掌握
1.对流层大气运动的基本特征。
2.影响地面温度分布的主要因子。
3.气压场和风场的基本关系。
4.东风带、西风带形成的主要原因。
5.大气径向环流的基本特征。
6.中国沿海一带一年有一次风向反转的原因。
7.温带气旋及其基本结构。
8.台风及其基本结构。
9.ENSO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10.海洋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重要性。
九.海洋生物
内容
海洋生物的环境分区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洋生物生态类群及生物地理学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环境中的若干生物学问题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要求掌握
1.影响海洋生物分布的环境要素。
2.海洋生物群落与生态环境的"成层"与"分带"现象。
3.生物多样性及其三个层次。
4.海洋生物多样性比陆地生物多样性高的原因。
5.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6.海洋生物生态类群的划分及依据。
7.海洋生物地理学概述。
8.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9.海洋食物链和食物网及其特点。
10.微型食物网的结构和特点。
11.海洋初级生产力的类型。
12.次级产量及其估算方法。
13.具有较高生物生产力的区域类型。
14.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作用。
15.海洋生物对污染物的吸收方式。
16.生物累积及其度量。
17.污染物的生物转移过程。
18.赤潮及其形成过程。
19.赤潮发生的可能原因。
20.海洋无损生物和钻孔生物及其危害。
21.海洋中散射层的形成。
22.海洋动物噪声的来源。
23.海洋生物对海水透明度和水色的影响。
24.海洋生物资源的分类。
25.海洋生物资源的应用前景。
十、中国近海的区域海洋学
内容
自然环境概况海洋水文状况水团和海洋锋海洋环流潮汐、潮流和海浪海水化学要素的分布与变化生物特征与海洋资源海洋环境保护:
要求掌握
1.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的区划及海底地形特征。
2.中国近海海域的气候特征。
3.中国近海海域水温、盐度的分布和变化特征。
4.渤海和北黄海的冰情特点。
5.中国海水团的分布及其特征。
6.中国近海水平环流概貌及主要流系。
7.中国近海潮汐与潮流特征。
8.中国海的风浪、风暴期特征。
9.中国近海化学要素分布与海洋学特征的联系。
10.中团近海的生物资源。
11.中国近海的化学、矿物资源与开发利用前景。
12.中国近海环境保护的现状与任务。
13.海洋石油污染的主要途径、应急处理的主要流程和设备、优先保护的原则。
参考书目:
《海洋科学导论》冯士筰 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考试科目:海洋化学
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海水的化学组成
考试内容:
水的性质及意义现代海水的化学组成海水中元素的存在形态海洋中元素的地球化学平衡元素的停留时间及其简单计算Marcet-Dittmar恒比规律海洋中元素的分组箱式模型盐度与氯度及其相互关系盐度新定义绝对盐度和实用盐度海水主要组成的浓度表示法和计算法;
考试要求:
1、掌握海水化学组成的分类、理解化学组成分类的两种方法;
2、掌握海水常量元素组成相对恒定的内涵,理解海水常量组分组成非恒定性的影响因素,
3、理解海洋中元素的地球化学平衡,掌握影响海水化学组成的因素
4、理解元素的停留时间,了解箱式模型及元素停留时间的简单计算
5、掌握盐度、氯度、盐度新定义、绝对盐度和实用盐度等概念
6、了解海洋盐度的分布特征
二、海水中的微量元素
考试内容:
微量元素痕量元素微量元素存在形态海水中痕量元素的分类重金属元素及其污染海水中痕量元素的来源与清除痕量元素在海洋中的再循环痕量元素的地球化学过程及其控制因素重金属污染物在海洋环境中的分布特征痕量元素的清除和再循环模型河口和沿岸水体中痕量元素的含量分布及其行为海洋中重金属的危害;重金属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和循环
考试要求:
1、掌握海水中痕量元素的类型及特点、微量元素存在形态
2、掌握痕量元素的地球化学过程及其控制因素
3、掌握海水中痕量元素的来源与清除
4、掌握重金属、重金属污染的概念,理解海洋中重金属的危害;重金属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和循环
5、理解痕量元素在海洋中的再循环;影响海水中重金属含量的因素;重金属污染物在海洋环境中的分布特征
6、理解痕量元素的清除和再循环模型;河口和沿岸水体中痕量元素的含量分布及其行为
三、海水中的营养元素
考试内容:
生源要素透光带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生物活动指数β富营养化与赤潮海水富营养化的划分及评价标准海水中磷酸盐的存在形态、含量及分布特征磷在海洋中的循环氮在海水中的存在形态氮在海水中的相互转化和循环海水中无机化合氮的分布营养盐与生物的关系海洋中硅的生物学和地球化学因素的控制海水中硅酸盐的分布海洋中硅的化学行为、有机物的分解过程
考试要求:
1、掌握生源要素;透光带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生物活动指数β富营养化与赤潮,掌握海洋中营养元素的来源
2、掌握海水中磷酸盐的存在形态、含量及分布特征以及磷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3、掌握氮在海水中的存在形态氮在海水中的相互转化和循环海水中无机化合氮的分布,掌握海洋氮循环关键过程
4、掌握海水中硅酸盐的分布,海洋中硅的化学行为以及硅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5、掌握营养盐与生物的关系和海洋中氮、磷等营养元素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6、理解中国近海营养盐的生物地球化学
四、海水中化学物质的存在形态
考试内容:
海水的氧化还原电位海水的pE值氧化还原电位方程式计算海水中多价态离子的存在形态活度和活度系数平衡常数海水中的无机络合物和离子对海水中化学物质的存在形态及其分类金属阳离子和配位体的分类各种物质的Eh(pE)-pH图判别主要形态的依据
考试要求:
1、掌握海水的氧化还原电位和pE值计算海水中多价态离子的存在形态
2、理解活度和活度系数平衡常数,无机络合物和离子对的概念,了解判别主要形态的依据
3、理解海水中化学物质的存在形态及其分类,金属阳离子和配位体的分类
4、掌握典型物质的Eh(pE)-pH图
5、了解海水的化学模型
五、海水中的有机物及其与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
考试内容:
溶解有机碳颗粒有机碳胶体有机碳有机配位体海水的络合容量有机物的含量及分布特征;有机物的来源及去除海水中有机物的性质有机-金属络合物有机-金属相互作用模型海洋中的有机物污染石油污染及危害合成有机化合物的污染及危害一般有机物的污染及危害海洋有机物的主要组成的特点
考试要求:
1、掌握溶解有机碳、颗粒有机碳、胶体有机碳的概念、含量及其分布特征,在海洋中的来源及去除
2、掌握海水中DOM的生物产生过程海洋系统中有机物的循环
3、掌握海洋中的有机物污染石油污染及危害合成有机化合物的污染及危害一般有机物的污染及危害
4、理解有机配位体海水的络合容量的概念,理解海水中的有机物对海水性质的影响
5、了解有机-金属络合物有机-金属相互作用模型
6、了解海洋有机物的主要组成的特点以及中国近海及其主要河口的有机物质
六、海水中的悬浮颗粒物质
考试内容:
海水中的悬浮颗粒气溶胶颗粒的沉降速率大洋悬浮颗粒的分布特征河口颗粒物质的组成及变化河口颗粒物质的表面电荷悬浮颗粒在元素迁移和去除中的作用海盐气溶胶对物质的富集大洋中元素随悬浮颗粒的沉降通量——两贮箱式模型大洋悬浮颗粒的收集和现场研究方法河口悬浮颗粒和物质的输送通量河口悬浮颗粒运移痕量元素的主要载相河口悬浮颗粒的粒径及作用海-气界面上的重金属循环
考试要求:
掌握海水中的悬浮颗粒、气溶胶、颗粒的沉降速率的概念
掌握大洋悬浮颗粒的分布特征
掌握悬浮颗粒在元素迁移和去除中的作用、海盐气溶胶对物质的富集以及海-气界面上的重金属循环
理解河口颗粒物质的组成及变化、河口颗粒物质的表面电荷、大洋悬浮颗粒的收集和现场研究方法
理解河口悬浮颗粒和物质的输送通量、河口悬浮颗粒运移痕量元素的主要载相
了解大洋中元素随悬浮颗粒的沉降通量——两贮箱式模型、河口悬浮颗粒的粒径及作用
七、海洋中的同位素
考试内容:
海洋中稳定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大洋水中氧氢同位素的变化原生放射性核素人工放射性核素同位素组成表示法稳定同位素在海洋学上的应用放射性核素在海洋中的应用
考试要求:
1、掌握海洋中稳定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大洋水中氧氢同位素的变化、原生放射性核素、人工放射性核素的概念以及同位素组成的表示法
2、掌握大洋水中氧氢同位素分馏的意义和同位素示踪的意义
3、了解稳定同位素在海洋学上的应用、放射性核素在海洋中的应用
八、海水中的溶解气体
考试内容:
海水中的溶解气体组成气体的溶解度气体饱和度气体在海—空界面上的交换海洋中的溶解氧的来源和消耗表观耗氧量生物需氧量(BOD)化学耗氧量(COD)温室气体温室效应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气体在海洋内部的交换大洋中溶解氧的分布特征氧与其他化学参数的相互关系中国近海的CO2和碳化学气体的交换模式气体交换速率的现场测定法;溶解氧的分布模式海洋中非活性气体海洋中的微量活性气体
考试要求:
掌握气体的溶解度、气体饱和度、温室气体、温室效应、表观耗氧量、生物需氧量(BOD)、化学耗氧量(COD)概念
掌握海水中的溶解气体组成、气体在海—空界面上的交换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
掌握海洋中的溶解氧的来源和消耗
理解气体的交换模式气体交换速率的现场测定法;大洋中溶解氧的分布特征和溶解氧的分布模式
了解海洋中非活性气体海洋中的微量活性气体
了解氧与其他化学参数的相互关系中国近海的CO2和碳化学
九、海水中二氧化碳-碳酸盐体系
考试内容:
海水的pH值海水的缓冲作用海水的碱度碳酸盐碱度(CA)总二氧化碳碱氯系数海洋二氧化碳—碳酸盐体系的重要性海水pH值的主要控制机理及影响因素海水pH的时空分布特征影响总碱度的海洋学过程影响总二氧化碳的海洋学过程海水二氧化碳分压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海水中二氧化碳体系的溶解平衡和电离平衡CaCO3的饱和度海水中CaCO3的饱和深度CaCO3补偿深度海水中碳酸钙的沉淀与溶解平衡海水中二氧化碳体系各分量的计算
考试要求:
掌握海水的pH值、海水的缓冲作用、海水的碱度、碳酸盐碱度(CA)、总二氧化碳、碱氯系数、CaCO3的饱和度、海水中CaCO3的饱和深度、CaCO3补偿深度
掌握海洋二氧化碳—碳酸盐体系的重要性和海水pH值的主要控制机理及影响因素、海水pH的时空分布特征
掌握影响总碱度的海洋学过程、影响总二氧化碳的海洋学过程、海水二氧化碳分压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掌握海水中二氧化碳体系的溶解平衡和电离平衡
掌握海水中碳酸钙的沉淀与溶解平衡以及温度和压力对其溶度积的影响
理解海水中二氧化碳体系各分量的计算
参考书目:
《海洋化学》张正斌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
考试科目:环境化学
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一、环境化学概论
主要内容:
环境效应、环境污染、环境化学发展动向、污染物类别及效应
基本要求:
掌握环境污染物的类别、环境效益和影响因素;理解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了解污染物在环境中迁移转化过程,了解环境化学的发展动向。
二、大气环境化学
主要内容:
影响污染物在大气中迁移转化的气象条件和大气化学反应;大气稳定度;影响污染物迁移的因素;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二氧化硫、自由基等污染物的大气化学反应;臭氧损耗;酸性降水;温室效应;大气颗粒物。
基本要求:
掌握大气的层结结构、大气稳定度的判定、逆温的概念及影响大气污染物迁移的因素;了解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理解大气中重要自由基的来源;了解氮氧化物、碳氢化物的转化;理解重要污染物参与光化学烟雾和硫酸型烟雾的形成过程和机理;了解天然降水pH的计算;了解酸雨、温室效应及臭氧破坏等全球性问题;掌握臭氧层破坏机理;理解大气颗粒物的来源与消除、粒径分布和化学组成、大气颗粒物的三模态、PM2.5.
三、水环境化学
主要内容:
天然水的基本特征组成;水体无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水体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
基本要求:
了解水中污染物存在形态及分布,我国水中优先控制污染物黑名单。了解天然水的基本性质,理解和掌握无机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配合作用、氧化-还原作用、沉淀和溶解、水体颗粒物的吸附作用等基本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颗粒物在水环境中聚集和吸附-解吸的基本原理;掌握有机物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过程和分配系数、挥发、水解和生物降解速率的计算方法,了解各类水质模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范围;了解水体富营养化的机理及湖泊富营养化控制途径。
四、土壤环境化学
主要内容:
土壤组成与性质(吸附、酸碱性、缓冲性及氧化还原性质);污染物在土壤-植物体系中的迁移及其机制(重金属、氮磷);土壤中农药的迁移(典型的迁移过程)。
基本要求:
了解土壤的组成与性质,土壤的粒级与质地分组特性;了解重金属在土壤-植物体系中的迁移特点、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掌握土壤的吸附、酸碱性和氧化还原特性及其应用;理解土壤中农药迁移的基本特性,扩散质体,流动吸附与分配作用;了解典型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以及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
五、化学物质的生物效应与生态效应
主要内容:
污染物质在生物体内的转运及消除,污染物质的生物富集、放大和积累;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无机物质的生物转化;污染物质的毒性;典型污染物质的转化与效应。
基本要求:
了解物质透过细胞膜的形式,物质在生物体内的转运,生物转化及消除;掌握生物蓄积,生物富集、生物放大和生物积累作用;了解耗氧有机污染物和有毒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途径、氮硫的微生物转化,重金属元素的微生物转化;了解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转化效应;掌握典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及其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转归与效应。
参考书目:
《环境化学》戴树桂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0月第2版
考试科目:环境监测
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一、基础知识
考试内容
环境监测环境监测的分类环境监测的特点环境优先污染物中国环境标准体系标准和技术法规的关系监测技术分类水质标准大气标准固体废物控制标准
考试要求
1.理解环境监测的概念、工作内容、分类、特点;
2.了解环境监测的特点、环境优先污染物;
3.掌握中国环境标准体系,了解标准和技术法规的关系,理解水质标准、大气标准、固体废物控制标准的制定特点;
4.掌握监测技术分类。
二、水和废水监测
考试内容
水污染监测的对象监测项目水质监测分析方法排污总量测量方法水质监测方案制订水质监测方案制订水污染源监测方案制订水样的采集和保存水样的运输与保存水样的预处理物理指标检验金属化合物的测定非金属无机化合物的测定有机污染物的测定底质和活性污泥性质测定
考试要求
1.了解水污染监测的对象和项目;
2.掌握水质监测方案制订;
3.掌握水质监测分析方法;
4.掌握水样的采集和保存、运输与保存、水样的预处理;
5.了解物理指标检验;
6.理解金属化合物的测定、非金属无机化合物的测定、有机污染物的测定、底质和活性污泥性质测定。
三、空气和废气监测
考试内容
空气污染基本知识空气中的污染物及其存在状态空气中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点空气中污染物浓度表示方法空气污染监测方案的制订空气样品的采集方法和采样仪器气态和蒸气态污染物质的测定颗粒物的测定降水监测污染源监测
考试要求
1.了解空气污染基本知识、空气中的污染物及其存在状态、空气中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点、空气中污染物浓度表示方法;
2.掌握空气污染监测方案的制订方法,尤其是项目确定、采样点布设、采样频率和时间的确定、质量保证;
3.理解空气样品的采集方法和采样仪器;
4.掌握气态和蒸气态污染物质的测定、颗粒物的测定、降水监测、固定和流动污染源监测;
5.掌握空气污染指数计算。
四、固体废物监测
考试内容
固体废物的定义和分类危险废物的定义和鉴别固体废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生活垃圾的特性分析有害物质的毒理学研究方法
考试要求
1.了解固体废物的定义和分类;
2.理解危险废物的定义和鉴别;
3.了解固体废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4.了解生活垃圾的特性分析、有害物质的毒理学研究方法。
五、环境污染生物监测
考试内容
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分布生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生物样品的预处理污染物的测定方法
考试要求
1.了解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分布特征;
2.了解生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及预处理;
3.了解生物样品污染物的测定方法。
六、物理性污染监测
考试内容
分贝、声功率级、声强级和声压级噪声的叠加和相减响度和响度级计权声级等效连续声级、噪声污染级和昼夜等效声级噪声的频谱分析噪声测量噪声标准城市环境噪声监测方法工业企业噪声监测方法照射量和剂量放射性监测方法
考试要求
1.理解分贝、声功率级、声强级和声压级、响度和响度级、计权声级、等效连续声级、噪声污染级和昼夜等效声级的定义;
2.掌握噪声的叠加和相减;
3.了解噪声的频谱分析;
4.理解噪声测量方法;
5.了解噪声标准;
6.理解城市环境噪声监测方法、工业企业噪声监测方法;
7.了解环境放射性监测基础知识,了解放射性监测方法。
七、监测过程的质量保证
考试内容
质量保证的内容监测实验室基础监测数据的统计处理和结果表示实验室质量保证标准分析方法和分析方法标准化环境标准物质环境监测管理
考试要求
1.理解质量保证的内容;
2.了解监测实验室基础
3.掌握监测数据的统计处理和结果表述;
4.掌握实验室内、实验室间质量控制的所有方法;
5.理解标准分析方法和分析方法标准化,了解实验室间的协作试验;
6.理解环境标准物质,了解标准物质的制备和定值;
7.了解环境监测管理的内容和原则。
参考书目:
《环境监测》奚旦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年大连海事大学070702海洋化学考研大纲】相关文章:
- 2020-02-07【考研大纲】2020年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012语言与传播学院
- 2020-02-07【考研大纲】2020年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013法学院
- 2020-02-07【考研大纲】2020年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011建筑与艺术学院
- 2020-02-07【考研大纲】2020年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010软件学院
- 2020-02-07【考研大纲】2020年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008理学院
- 2020-02-07【考研大纲】2020年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009马克思主义学院
网友关注
- 【考研大纲】2014年长安大学082302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考研报录比
- 【考研大纲】2014年长安大学08110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考研报录比
- 【考研大纲】2014年长安大学070901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考研报录比
- 【考研大纲】2014年长安大学070801固体地球物理学考研报录比
- 【考研大纲】2014年长安大学070904构造地质学考研报录比
- 【考研大纲】2014年长安大学1251工商管理考研报录比
- 【考研大纲】2014年长安大学020205产业经济学考研报录比
- 【考研大纲】2014年长安大学0818Z3资源与环境遥感考研报录比
精品推荐
- 2021考研管综逻辑300道推理题及答案(21)
- 2020考研管理类联考综合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试题及答案(网友版)
- 2020考研管综逻辑演绎推理类型试题及答案解析(查字典考研网版)
- 2020考研管综逻辑分析推理类型试题及答案解析(查字典考研网版)
- 2020考研管综初等数学算术部分试题解析及往年对比
- 2020考研管综初数条件充分性判断部分试题答案及解析(查字典考研网版)
- 2020考研管理类联考初数问题求解部分试题答案及解析(查字典考研网版)
- 2020考研管综初等数学数据分析部分试题解析及往年对比
- 2020考研管综初等数学平面图形部分试题解析及往年对比
- 2020考研管综初等数学空间几何体部分试题解析及往年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