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心路历程】那一年,没有抵达的复旦新闻学硕
晚上在南大的老校园闲逛,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北大楼,爬遍楼体的绿藤散发着一种无法名状的淡定。走在昏暗的灯光下,突然看到一个熟悉的面孔,这不是在南大读研的中大校友森哥么?零八年的夏天,他不是光着脚丫、翘着腿在闷热的宿舍楼自习室复习吗?今天我为了调剂来到南京,竟然在没有约好的情况下,来了这次偶遇,这难道就是考研的奇迹?
3月27日,我在学校的图书馆刷邮箱,看到了自己被复旦新闻淘汰的邮件,顿时觉得昏天黑地,自信心也被放逐在崩溃的边缘,晚上和家人打电话,甚至发出“我的路怎么越走越窄”的感叹。那几天饭菜都不想吃,只是看着贴在宿舍墙壁上的复旦新院的图片发呆,心里却十万个不乐意,一万个不甘心,难道煮熟的鸭子就这样飞了?
3月20日,在复旦新院接受面试,看到了陆晔、黄瑚、童兵等名师,也频频被师姐们安慰着,当然仿佛有种错觉,自己已经成为一名复旦新闻人。
2月中旬左右查到笔试成绩,总分357,英语发挥不好,只有64分,当时觉得自己考得很差,进面试希望不大。后来通过其他进入复试同学的讯息了解到,自己应该是初试第七,进入复试总共9人,我后面有两个356。最终结果是我和一个安大英语系的同学被淘汰,另外一个356(也是安大的,新闻系)成功进入复旦。
我的最后结局呢?被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专业录取,二等奖学金,导师主要是电视新闻方向的。不算是特别糟糕的结局吧?
我是中山大学中文系2009届本科毕业生,按理说,这个学历已经够得着南方报业的门槛了。但当年恰巧是金融危机,报业扩张步伐收缩,南都因为实力问题没有面上,而羊晚只在北大、清华招收评论员,广日则干脆不招了,所以系里最后进入传媒的人很少。而我自己在毁了一家国企的约后,通过各种努力进入江门日报。按理说自己可以一直坚持干下去,然后跳槽到广州的大媒体,但是因为自己社会经验不足,而且心气相对较高,尤其是不习惯广东二三线城市的生活,所以急切逃回广州,到一家国企总部做了秘书。但终于还是因为喜欢媒体行业,于去年5月辞职,开始了我的复旦新闻考研之旅。
现在敲着字眼,我明白,2012的列车已无法驶向复旦了,而我的传媒人之路又将重新开始!
之所以考复旦新闻,第一是我在广州呆腻了,虽然自己相对还是很喜欢广州的,毕竟广州也算是中国传媒人的梦之地,但是为了自己有一个全新的开始,就想去上海,而且考复旦新闻也算对本科学历的一种提升吧,第二由于自己的跳槽造成一些手续的混乱,想通过读研重新梳理这些关系,第三读复旦新闻以后进大媒体的可能性会更大。
五月份辞了职,就开始了在中大图书馆的考研生涯。我所在的区域正好是考研重灾区,同学有考北大、清华、中大岭院、管院等,大部分同学的心气相对也是比较高的。大家复习得也算努力,很多人后来成了朋友,这也是患难见真情的一种流露吧。结果也还好,基本都能进入复试,也考上了不少名校。
初试
英语最后考了64,第一是因为自己真题做得遍数不够,第二是自己后来因为专业课耽搁了英语的复习,第三是考试时自己有点囫囵吞枣,觉得试题简单就不仔细读题目,应该是客观题错得较多,导致最后英语的滑铁卢。我大二过六级,考了573。这也说明,考研英语还是要认真对待,不要以四六级的标准来生搬硬套!
政治考了72了,也不算非常理想,主要因为自己当时没有手表,就在选择题上浪费了时间,害得剩下30分钟还有3道大题没答,后来只能应付了事,所以72分也是在常理之中。
至于专业课, 本以为会不及格,后来成绩出来了,也还不错,新闻基础106,新闻业务115。对于中国新闻史,我整理笔记有10万字,大概是太细了的原因,浪费了太长时间,后来背诵也不是特别舒服,毕竟考研只是需要大概轮廓就可以了。
还有就是,我各科复习的遍数非常有限,估计只有4遍左右。从这点也可以看出,复旦最重要的还是那几本参考书,无论如何都要背好,一味拔高有点本末倒置的嫌疑。我自己在这方面也吃了亏,传播理论那本书看得次数不多,所以最后奥斯楚儿就只写了几句话,而看了太多拔高的书,刘海龙、李彬、张国良、胡正荣,他们的书都看了,但是记忆的深度不够,尤其是不太符合当前的应试要求。如果我懂得考研游戏的本质,多看参考书的话,可能成绩会更高点。
由于初试成绩尴尬,本来就有被淘汰的危险。但由于复旦其他专业如广电新闻等只有一个人上线,本以为可以调剂若干过去,所以复试后对考上的概率认为还是很大的。但结果证明,永远不要低估复旦新闻的“刻薄”,缩招容易扩招难,我过低估计复旦的严肃性了。
当时坐在光华双子楼的草地上,林同学给我拍照,自己笑得很灿烂,思绪也随着复旦的草坪延伸到中大的中央草坪,以为自己能够实现从康乐园到燕园的跨越,可惜……
复试
在复试方面,大家一定也要重视,除却一些不确定因素,一定要认真回答老师的题目。比如你如果说喜欢南都、南周,就一定要在最近读过这份报纸的重要专题。我在复试中表现不好,也和准备不够充分有关:老师问我最近南都、南周报道总理答记者问是如何处理的,为什么?这个问题因为我刚好没看最近期的报道,所以没能顺利回答。所以各位如果想把老师引导到自己熟悉的领域,一定要谨慎,一定要真正读过。这也是我的教训之一。
当然也收获了一些友情,和一起去复旦复试的同学也成了好友,那些年,我们一起考的复旦,一起逛的外滩,也会永远铭记在心里,在此也恭喜这些同学,我们以后都要加油哦!
调剂
至于调剂方面,由于自己本科是985,研究生考的也是985,而且过了大多数学校的复试线和国家线,所以调剂还是很具备优势的。我给社科院、郑州大学寄过资料,但后来没有收到复试通知,可能是人员充足的原因,亲自跑到暨南大学新闻系调剂也未果,专硕也炙手可热,当然后来听说还是有人争取到机会的。
我调剂的对象,主要是华南理工大学和南京师大。我亲自跑去华工跟学院领导讲了自己情况,也很及时地寄过去材料,最后给了我复试的机会。自己在复试中表现尚可,老师也对我的经历很感兴趣,所以就录取了。
至于南京师大,其实这个学校的新闻系也是很热门的,据说有1000人报名。我是通过双985途径被给予复试机会的。那个院的研究生招生人员对我很重视,说是只要表现不太差,就应该能进。但后来华工知道我去复试了,就催我确认,所以就在参加笔试后放弃了面试。不过还是很感谢这所学校,如果不是华工录取在前,我可能会继续面试。
在此,我也希望调剂的标准可以放低点,毕竟211已经足够了,如果要求双985,对南师大这样的211来说,并不会有太多优质调剂生源的选择,毕竟大多双985的应届毕业生,要么选择工作,要么继续考。
其实选择多了,也未必是好事,因为最好的肥腿总是不属于自己,只能在一堆鸡肋中挑拣。同学帮我介绍了份北京国企的工作,待遇也很不错,我自己也考虑过放弃华工,去北京边工作边考,同学们也劝我不要“委屈”自己,可是经过慎重考虑,我还是决定去华工读研,毕竟自己年龄太大了,媒体吃的可是青春饭!我不能再靠名校的标签滥竽充数了,毕竟就算复旦新闻的标签也不能保证我进入广日、南方报业。
结语
谢谢复旦给我梦想,感谢华工给我平台,我希望自己能像某同学所说的“自己在他心中也是复旦人”,希望毕业的时候,自己真正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媒体从业者,离我一起复试的进入复旦读书的同学的水平不要太远!
没想到,复旦竟然成为我从中大到华工的原因,这就是我考复旦的意义吧。
我和森哥走在南大的校园中,夜晚的花池里一簇簇晚樱开得如火如荼,也希望某天自己能在荒原上开出一束花来。6月份,他即将回到江南西附近的中海油研究所工作,那里离中大的草坪很近。而我也即将进入大学城,开始自己的新生活。
再见,往事!再见,复旦!
【【考研心路历程】那一年,没有抵达的复旦新闻学硕】相关文章:
- 2019-12-06【考研经验】2个月上岸上交:考研,有时就需要一股狠劲儿
- 2019-12-06【考研经验】二战上岸南开大学:与你分享两次考研的经验和教训
- 2019-12-05【考研经验】跨考生的二战路,双非一本最终圆梦985!
- 2019-12-04【考研经验】双非逆袭华中: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 2019-11-29【考研经验】考研上岸经验贴:一百五十多天的初试奋斗史
- 2019-11-29【考研经验】经验贴:看考研大神如何初试400+上岸天大
网友关注
- 【考研经验】2002年四川大学中外文学考研试题
- 【考研经验】2000年四川大学机械制造工艺(含夹具)考研试题
- 【考研经验】2002年四川大学综合考试(设计艺术学)考研试题
- 【考研经验】2000年四川大学C语言考研试题
- 【考研经验】2000年四川大学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考研试题
- 【考研经验】2000年四川大学大学语文考研试题
- 【考研经验】1999年四川大学文学概论考研试题
- 【考研经验】2000年四川大学法理学(含宪法学、中外法制史)考研试题
精品推荐
- 2021考研管综逻辑300道推理题及答案(21)
- 2020考研管理类联考综合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试题及答案(网友版)
- 2020考研管综逻辑演绎推理类型试题及答案解析(查字典考研网版)
- 2020考研管综逻辑分析推理类型试题及答案解析(查字典考研网版)
- 2020考研管综初等数学算术部分试题解析及往年对比
- 2020考研管综初数条件充分性判断部分试题答案及解析(查字典考研网版)
- 2020考研管理类联考初数问题求解部分试题答案及解析(查字典考研网版)
- 2020考研管综初等数学数据分析部分试题解析及往年对比
- 2020考研管综初等数学平面图形部分试题解析及往年对比
- 2020考研管综初等数学空间几何体部分试题解析及往年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