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导师介绍:顾海鹰
顾海鹰学科方向带头人,1963年5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2年南京大学取得分析化学专业博士,2005年南京大学博士后出站。现任南通大学生命 分析化学研究所 所长、博士生导师;南通大学人事处处长;南通通大化学物安全性评价中心有限公司 董事长、总经理。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已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社会发展基金省等项目多项。近年来发表 SCI 收录论文23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1 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先后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技带头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 峰”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曾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南通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南京大学优秀博士后一等奖,多次获得南京大学 SCI论文引用奖。曾获南通大学教学名师、师德标兵、“我最喜爱的老师”、南通大学优秀科技工作者、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现任教育部高校医药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预防医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首席专家、《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编委、《交通医学》杂志常务编委、江苏省环境诱变剂学会理事、南通市农药协会理事。
研究方向:
卫生检验、生物电化学、生物组织工程
在卫生检验方面:
将新型纳米材料应用于卫生分析领域,结合纳米技术与电分析技术,研究环境、食品及生物材料中环境雌激素、食品添加剂、残留农药等有害物质的高灵敏测定,构建用于实际样品检测的电化学传感器。
在生物电化学的研究方面:
将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材料科学、信息学、电子学及化学特别是电分析化学等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表面自组装技 术和纳米技术,将生物大分子、细胞等组装在纳米粒子修饰的电极表面,进行“生物与纳米电化学”研究,实现生命过程中某些功能分子特别是细胞转导分子的实时 监测。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生物大分子与纳米粒子仿生功能界面的生物传感器和具有分子导线、分子开关、分子整流、分子存储等特殊功能的纳米器件。
在生物组织工程研究方面:
将细胞学、生命科学、纳米技术和材料科学等有机地结合起来,研究具有抗菌性能的纳米猪真皮敷料,将其作为细胞和生长因子的载体, 构建“细胞/纳米材料/脱细胞真皮”全层皮肤,并作为永久性皮肤替代物应用于全层皮肤缺损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研究。
主持在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血细胞/纳米粒子" 生物器件的构建及其应用基础研究(21175075) 2012.01~2015.12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血红蛋白/Au@Fe3O4}n"多层组装的生物分子电子器件研究 (20875051) 2008.01~2011.12
(3)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滚动资助重点项目:表面功能化修饰的Fe3O4纳米粒子生物兼容性和安全性评价及其应用 2011.09~2014.09
(4)江苏省化学物安全性毒理学评价公共技术服务平台(BM2010589)2010.01~2012.12
(5)国家科技部“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补助资金”项目(No.09C26143203915)2009.01~2011.12
(6)江苏省南通化学物检测及安全评价公共技术服务中心(BM2008134)2008.01~2011.12
完成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 {血红蛋白/纳米粒子(团簇)}n ”多层组装的生物纳米器件研究(20675042) 2006(主持)
(2)江苏省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Fe3O4磁性纳米粒子的表面功能化修饰、生物兼容性及其应用研究(BK2009152)2009(主持)
(3)江苏省科技厅社会发展基金:快速增殖角质形成细胞介观功能支架的构建及临床应用(BS2005030) 2006(主持)
(4)江苏省人事厅“六大人才高峰”资助项目:肝细胞、角质形成细胞在纳米功能支架上的快速增殖及临床应用研究 2005 (主持)
(5)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资助项目:纳米技术快速增殖的肝细胞、角质形成细胞的临床应用研究 2005
(6)江苏省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角质形成细胞在纳米银支架上快速增殖及临床应用(JH03-041) 2004(主持)
(7)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细胞纳米电化学 2004 (主持)
(8)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细胞/纳米团簇的组装、表征及应用研究(03KJB150107)2003(主持)
(9)江苏省卫生厅医学科技发展基金重大项目:纳米生物技术在肝细胞移植治疗肝功能衰竭中的应用 2005 (参加第二)
(10)南通市科技局社会发展项目:肝细胞/纳米金胶仿生功能支架的研制及应用研究 2003 (主持)
(11)南通市学术带头人带课题研修项目:纳米阵列的有序组装及其生物功能化应用研究 2002(主持)
(12)南通市科技局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化学物安全性毒理学评价公共技术服务平台(D5016) 2005
(13)江苏省教育厅特色专业建设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预防医学特色专业建设点 2005(主持)
近五年发表论文:
近年来发表 SCI 收录论文二十余篇(其中01年发表在Journal of 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的论文已被引用234次);
37.Zhong-Qin Pan, Hong Fan, Chuan-Guo Shi, Ning Bao, Chun-Mei Yu, Hai-Ying Gu*.Direct electrochemistry of hemoglobin immobilized on CdS:Mn nanoparticles.Microchim Acta, 2011, 173:277–283.
36.Yang Liu, Hai-Ying Gu*.A novel platform of hemoglobin on core-shell structurally Fe3O4@Au nanoparticles and its direct electrochemistry.Electrochimica Acta, 2011, 56:3238-3247.
35.Shuang-Yun Lu, Dong-Lin Xia, Gui-Juan Huang, Hong-Xia Jing, Yu-Fei Wang, Hai-Ying Gu*.Concentration effect of gold nanoparticles on proliferation of keratinocytes.Colloids and Surfaces B: Biointerfaces, 2010, 81:406-411.
34.Chao Chen, Yang Liu, Hai-Ying Gu*. Cellular biosensor based on red blood cells immobilized on Fe3O4 core/Au shell nanoparticles for hydrogen peroxide electroanalysis.Microchimica Acta, 2010, 17:371-376.
33.Hong Fan, Zhong-Qin Pan, Hai-Ying Gu*.The self-assembly, characte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hemoglobin immobilized on Fe3O4@Pt core-shell nanoparticles.Microchim Acta, 2010, 168: 239-244.
32.Chun-Mei Yu, Jian-Wei Guo, Hai-Ying Gu*.Electrocatalytical oxidation of nitrite and its determination based on Au@Fe3O4 nanoparticles.Electroanalysis, 2010, 22:1005-1011.
31.Yuan-Hong Wang, Jian-Wei Guo, Hai-Ying Gu*.A novel nano-sized bionic function interface for enhancing the ability of red blood cells to carry oxygen.Microchimica Acta, 2010, 171: 179-186.
30.Chun-Mei Yu, Xiao-Hui Zhou, Hai-Ying Gu*.Immobilization, direct electrochemistry and electrocatalysis of hemoglobin on colloidal silver nanoparticles-chitosan film.Electrochimica Acta, 2010, 55: 8738-8743.
29.Yi Zhang, Hong He, Wen-Juan Gao, Shuang-Yun Lu, Yang Liu, Hai-Ying Gu*.Rapid adhesion and proliferation of keratinocytes on the gold colloid/chitosan film scaffold.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2009, 29:908-912.
28.Yuan-Hong Wang, Hai-Ying Gu*.Hemoglobin co-immobilized with silver-silver oxide nanoparticles on a bare silver electrode for hydrogen peroxide electroanalysis.Microchimica Acta.2009, 164: 41-47.
27.Chun-Mei Yu, Jian-Wei Guo, Hai-Ying Gu*.Direct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hemoglobin at surface of Au@Fe3O4 magnetic nanoparticles.Microchim Acta.2009, 166: 215-220.
26.Yang Liu, Hai-Ying Gu*.Amperometric detection of nitrite using a nanometer-sized gold colloid modified pretreated glassy carbon electrode.Microchimica Acta.2008, 162: 101-106.
25.Yang Liu, Qi-Yu Jiang, Shuang-yun Lu, Ye Zhang, Hai-Ying Gu*. Immobilization of hemoglobin on the gold colloid modified glassy carbon electrode for preparing a novel hydrogen peroxide biosensor.Applied Biochemistry and Biotechnology.2008, 162:101-106.
24.Shuang-Yun Lu, Wen-Juan Gao, Hai-Ying Gu*.Construction, application and bio-safety of the silver anocrystalline chitosan wound dressing.Burns.2008, 34:623-628.
23.Hai-Ying Gu*, Shuang-Yun Lu, Qi-Yu Jiang, C.-M.Yu, G.-X.Li, H.-Y.Chen.A novel nitric oxide cellular biosensor based on red blood cells immobilized on gold nanoparticles.Analytical Letters. 2006, 39(15): 2849-2859.
22.Hai-Ying Gu*, Yi Xu, Wei-Lin Peng, Gen-Xi Li, Hong-Yuan Chen.A novel method to separate the anodic peaks of dopamine and ascorbic acid.Microchimica Acta.2004, 146(3-4): 223-227.
21.Hai-Ying Gu*, Zhong Chen, Rong-Xiao Sa, Su-Su Yuan, Hong-Yuan Chen, Yi-Tao Ding and Ai-Min Yu.The immobilization of hepatocytes on 24 nanometer sized gold colloid for enhanced hepatocytes proliferation.Biomaterials.2004, 25(17): 3445-3451.
20.Hai-Ying Gu*, Rong-Xiao Sa, Su-Su Yuan, Hong-Yuan Chen, Ai-Min Yu.The self-assembly, characterization of hepatocytes on nano-sized gold colloid and constructing of cellular biosensor.Chemistry Letters. 2003, 32(10): 934-935.
19.Hai-Ying Gu*, Ai-Min Yu, Su-Su Yuan, Hong-Yuan Chen.Amperometric nitric oside biosensor based on the immobilization of hemoglobin on a nanometer-sized gold colloid modified Au electrode. Analytical Letters.2002, 35(4): 647-661.
18.Hai-Ying Gu*.Trace determination of shiomarin using a hanging copper/amalgam drop electrode.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Biomedical Analysis. 2002, 29(1-2): 341-346.
17.Hai-Ying Gu*, Ai-Min Yu, Hong-Yuan Chen.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and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vitamin B2, B6 and C at electrochemically pretreated glassy carbon electrode.Analytical Letters.2001, 34(13): 2361-2374.
16.Hai-Ying Gu*, Ai-Min Yu, Hong-Yuan Chen.Direct electron transfer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hemoglobin immobilized on a Au colloid-cysteamine-modified gold electrode. Journal of 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2001, 516(1-2): 119-126.
15.范红, 何婧, 顾海鹰*.痕量铅和铜半胱胺修饰金电极法同时测定.中国公共卫生,2010, 26(2): 255-256.
14.于春梅,顾海鹰*.电化学预处理玻碳电极示差脉冲伏安法测定水中痕量铅.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0, 46(5): 525-527.
13.张勤慧, 姜启玉, 陆蓉, 田浩, 丁勇生, 葛涌钱, 夏栋林, 李敏, 顾海鹰*.超顺磁性氧化铁与Gd-DTPA对MR诊断肝癌的比较研究.交通医学, 2010, 已接收.
12.张勤慧, 姜启玉, 顾海鹰*.超顺磁性氧化铁对肝脏MR成像效果的影响.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0, 26(10):1809-1813.
11.景红霞, 黄桂娟, 鲁双云, 夏栋林, 顾海鹰*.纳米银/猪皮基质医用敷料的抑菌性能研究.中国公共卫生杂志, 2010,26(11):1135-1136.
10.黄桂娟, 景红霞, 夏栋林, 鲁双云, 顾海鹰*.纳米银/猪皮基质敷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14(25):4607-4610.
9.何婧, 刘扬, 潘云凤, 王小平, 顾海鹰*.硫氰根电化学行为及其痕量测定.中国公共卫生, 2009, 11(25): 1343-1344.
8.何红, 鲁双云, 张逸, 高文娟, 刘扬, 顾海鹰*.纳米银仿生敷料的研制及使用效果评价,中国公共卫生,2008, 24(2):212-213.
7.兰小川, 陈辉, 顾海鹰*, 徐学东.环孢素A壳聚糖纳米微粒防治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眼科研究.2007,25(12): 946-949.
6.高文娟, 张逸, 鲁双云, 刘扬, 何红, 顾海鹰*.表皮细胞培养及其临床应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 11(7): 1349-1352.
5.张逸, 鲁双云, 高文娟, 刘扬, 潘立群, 何红, 顾海鹰*.建立可吸收医用膜细菌内毒素检查的新方法, 现代预防医学.2007, 34(18): 3442-3446.
4.张逸,鲁双云,高文娟,潘立群, 顾海鹰*.丹参纳米银复合材料的生物安全性研究.中国美容医学.2007, 16(5): 596-599.
3.张逸, 鲁双云, 高文娟, 曹国模, 潘立群, 顾海鹰*.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动物血及组织中的痕量银, 中国美容医学, 2006, 8(15): 896-898.
2.杨宇民, 季莘, 顾海鹰*, 邵健.壳聚糖抗菌纤维中壳聚糖含量测定方法研究.中国公共卫生, 2006, 22(3): 338-339.
1.姜启玉, 刘杰, 顾海鹰*.甲硝唑的伏安行为及其痕量测定. 药物分析杂志.2006, 26(6): 777-780.
荣誉获奖:
1、综合获奖情况
2010年 南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优秀科技工作者
2009年 南通大学“师德标兵”荣誉称号
2009年 南通大学“教学名师”荣誉称号
2007年 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首批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
2007年 南通市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
2007年 南通大学“我最喜欢的老师“称号
2007年 南通市“226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2005年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
2005年 江苏省“青蓝工程”青年学术带头人。
2005年 南通大学优秀科技工作者
2005年 南通大学优秀教育工作者
2004年 南通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
2003年 江苏省“333”第三层次培养对象。
2、教学获奖情况
2010年 江苏省优秀硕士论文指导老师
2008年 南通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老师
2007年 南通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2006年 南通大学2006届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一等奖指导教师
2006年 南通大学2006届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三等奖指导教师
2005年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一等奖
3、科技获奖情况
2010年 “琥珀酸聚醚烷基类助剂的产业化”获得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三)
2009年 “快速增殖角质形成细胞介观功能支架的构建及临床应用”获南通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一)
2009年 “纳米银/壳聚糖仿生敷料的构建、应用及安全性评价”获南通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一等奖(通讯作者)
2009年 “纳米金-乙二胺修饰电化学预处理玻碳电极对亚硝酸盐的安培检测”获南通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三等奖(通讯作者)
2008年 南京大学第七届浦发银行SCI论文奖(排名第一)
2006年 南京大学第五届浦发银行SCI论文引用奖(排名第一)
2004年 “细胞纳米电化学”获南京大学优秀博士后奖一等奖(排名第一)
2003年 “蛋白质/金胶纳米仿生功能界面的研制、表征及应用”获南通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一)
2003年 “噻吗灵在悬汞齐滴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痕量测定”获南通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三等奖(排名第一)
公开国家发明专利:
1、顾海鹰*, 张逸, 鲁双云, 高文娟等.国家发明专利:纳米银生物仿生敷料及其制备方法.2008.专利号:ZL 2005 1 0094532.7
2、顾海鹰*, 鲁双云, 夏栋林等.国家发明专利:纳米银-猪脱细胞真皮基质生物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申请号:201010569979.6
【南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导师介绍:顾海鹰】相关文章:
- 2017-01-10【导师介绍】中南大学黄健陵
- 2016-10-26【导师介绍】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导师个人简介:王章野
- 2016-10-26【导师介绍】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霍克克博导个人简介
- 2015-05-08【导师介绍】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导师介绍:陈熙霖
- 2015-05-08【导师介绍】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导师介绍:何军
- 2015-05-08【导师介绍】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导师介绍:许伟
网友关注
- 【导师介绍】2015年山西师范大学040201基础心理学考研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
- 【导师介绍】2015年山西师范大学0603L1世界史考研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
- 【导师介绍】2015年山西师范大学045102学科教学(思政)考研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
- 【导师介绍】2015年山西师范大学071000生物学考研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
- 【导师介绍】2015年山西师范大学078401教育技术学考研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
- 【导师介绍】2015年山西师范大学0401Z1少年儿童组织 与思想意识教育考研专业目录及考试科
- 【导师介绍】2015年山西师范大学070200物理学考研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
- 【导师介绍】2015年山西师范大学085204材料工程考研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
精品推荐
- 2021考研管综逻辑300道推理题及答案(21)
- 2020考研管理类联考综合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试题及答案(网友版)
- 2020考研管综逻辑演绎推理类型试题及答案解析(查字典考研网版)
- 2020考研管综逻辑分析推理类型试题及答案解析(查字典考研网版)
- 2020考研管综初等数学算术部分试题解析及往年对比
- 2020考研管综初数条件充分性判断部分试题答案及解析(查字典考研网版)
- 2020考研管理类联考初数问题求解部分试题答案及解析(查字典考研网版)
- 2020考研管综初等数学数据分析部分试题解析及往年对比
- 2020考研管综初等数学平面图形部分试题解析及往年对比
- 2020考研管综初等数学空间几何体部分试题解析及往年对比